“迁册”横遭非议,实际行动说明问题
1982年,世界性经济衰退,香港出口量减少,经济显示出其敏感而脆弱的一面。出口量下滑,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
同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拉开帷幕。如众人所预料,谈判过程一波三折,前后迁延逾两年。香港的未来走势如何,香港人摸不着底。一时舆论纷扰,人心惶惶,于是在香港逐渐刮起一股“迁册”之风。不少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动心欲迁册海外。
中英9月谈判的消息传来,素来作为政治经济晴雨表的香港股市随即发生动荡,持续滑落,到年底,恒指跌幅670多点。一时间各种不同的舆论频出,致使香港人躁动不安,人心惶惶。不少人移民去外国,移民潮涌动起来。从官方的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香港每年大概有2~3万人移民国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移民潮加剧,大概每年以6万人的速度前往海外。从移民的职业来看,工商业人士和专业人才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而当时有很多国家对香港移民都给出了优惠的条件,希望借此网络资本和优秀人力资源。为了迎合香港移民的迫切需求,代办移民护照的机构和律师随处可见。甚至美国的黑市护照都涨到了50万美元的高价。据统计,当时香港拥有外国护照的人数已逾10万。汹涌的移民潮对香港的动荡局势更是推波助澜。
1984年3月28日怡和董事局对外声明:基于香港的前途问题考虑,该集团迁往百慕大;同时,要其股票在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挂牌上市。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香港工商界的地震,自此迁册风潮甚嚣尘上。
而此时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此刻的行动更是引人瞩目。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0%,同时,“长实系”在加拿大等国也有大量投资。外界对此猜测纷纭。而李嘉诚根据自己对大陆的认识以及从当时国内外的舆论分析,11月20日在香港报刊上发表声明,表示对香港未来的前途看好,其旗下的企业不打算迁册。李嘉诚这个举重若轻的商界巨子,他的言论对坚定港商的信心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
然而事态并不总是朝着人们期盼的那样发展。据香港《东方日报》在1990年12月18日的报道,截止到1990年11月,“香港已有77家上市公司迁册海外,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1/3”,“现时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
此时,香港最大财团汇丰银行也在考虑借助于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的契机迁册伦敦。汇丰在香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举手投足都受到社会公众的瞩目。李嘉诚再三建议汇丰银行打消迁册的念头,均未被采纳。汇丰的合并及迁册花费了两年的时间,1992年4月2日,汇丰对外宣布,李嘉诚将在5月份辞去汇丰控股及汇丰银行副主席一职。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来了外界的种种猜测。李嘉诚召开记者招待会,说明他离职的原因是由于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个人的业务,而且自己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辞职的要求,只是拖了两年才被接受。但当时有舆论认为,李嘉诚的辞职是在汇丰完成迁册后不久就对外宣布的,原因则应该归结为他极力劝说汇丰取消迁册,但是没有得到董事局的采纳,才引发了辞职的结局。
固然,李嘉诚以一己之力无法扭转风起云涌的迁册浪潮,并且李嘉诚留驻香港也是出于精明的商业运作的考虑。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迁册风席卷而来之时,李嘉诚镇定冷静,通过对局势发展的洞悉明解,坚定不迁册海外的立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对海外的投资,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和大胆的投资意识促使他在20年代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其实,在李嘉诚更早些的经历中也可发现,他在屈指可数的几年中,以个人或以公司的名义,拥有了北美的28幢物业。
其中,1977年,李嘉诚初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豪掷2亿多港元在美国休斯敦收购商业大厦;也是在1981年,他还以6亿多港元的数额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李嘉诚受到了加拿大驻香港官员和商人的推崇,曾有官员把他形象地称为“我们加拿大的赵公菩萨”。
加拿大记者杜蒙特与范劳尔曾经专程赴港实地走访,发现加拿大的商务官员和商人对李嘉诚的推崇程度异乎寻常,甚至将办公室也搬进了距离李嘉诚较近的华人行。杜蒙特与范劳尔在其著作中写道:“一位加拿大商务官对李嘉诚简直是着了迷。他有一幅李氏的肖像(杂志封面),挂在办事处内。此人提到李嘉诚便赞不绝口,说道:‘那是我的英雄人物!’”
李嘉诚也确实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不仅他个人为加拿大带来了巨额的资金,而且李嘉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诸如郑裕彤、李兆基等巨富携带滚滚财源纷至沓来。加拿大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对香港的重要地位更加看重。
时任和记黄埔行政总裁的马世民也极力主张进行海外扩张,并为李嘉诚多方奔走,穿针引线。1986年,李嘉诚家族成功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在之后经历数年不断增购后,在1991年李嘉诚股权增至95%。同年,李嘉诚以6亿港元的价格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之后,由于皮尔逊公司唯恐李嘉诚进一步加大对公司的控制,极力反对收购。
李嘉诚急流勇退,6个月后抛售股票,将1.2亿港元的收益收入囊中。1987年,李嘉诚斥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由于公司高层出于防范的心理,阻碍其进入董事局。李嘉诚在1990年抛售股票,获得纯利润将近1亿美元。1989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共同努力,顺利收购了英国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这就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搭建了平台。
李嘉诚曾在美国有过一笔世人看来再划算不过的投资。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以4亿多港元的低价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49%的股权拱手相让。原来,李嘉诚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交情匪浅。当时李察明囿于资金困境,需要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人来相助渡过难关。李嘉诚愿意共渡难关的诚意感动了李察明,并与他结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分散投资,策略发展◇
在亚洲,李嘉诚应邀在新加坡万邦航运主席牵头成立的新达城市公司占有10%的股权。日本地产界也有李嘉诚的介入,李嘉诚与香港另一位商界巨头郭鹤年在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协助下,斥资60亿港元投资日本札幌地产领域。这一举动,曾引发了日本商界的一时热议。
当然,李嘉诚大举海外扩张的举动招来了众多非议,各种言论都有,李嘉诚也被冠以多种名号,诸如“隐形迁册”,等等。对此,李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说道:“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李嘉诚雄厚的经济实力、卓越的商业头脑,注定他不会仅抱着香港这一个地方,海外投资才是必然要走的道路。李嘉诚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的“长实系”的跨国化发展,是着眼全球的长线投资策略,而不是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