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管理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管理环境的构成如图1.3所示。
图1.3 管理环境的构成
1.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可分成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
1)外部的一般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组织外的间接因素,即包括那些能够影响组织但联系尚不清楚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及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等。同时也包括各种政治势力的相互斗争所带来的政治动荡的局面或安定的局面。组织必须通过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了解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组织干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从而使组织的管理,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主方式方法符合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受到政府的保护与支持。
(2)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公众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价值观等。其影响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对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水平会影响公众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公众对组织目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审美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管理方式以及成果的态度。
(3)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规模。
(4)技术环境。技术对一个组织的活动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所有的外部环境因素中,变化最快的是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趋势,可应用的新技术,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政策。当前,各种组织都面临技术创新的新环境。尤其是互联网电商的出现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工艺等新技术大量涌现,对组织的管理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5)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状况及其变化。它们既可以给组织带来发展的机会,提供新的市场,同时也会给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带来某种威胁和挑战,是制约组织活动,特别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企业是否靠近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会影响到资源获取的难易和交通运输的成本等;气候趋暖或者趋寒会影响空调生产厂家的生产或者服装行业的销售等。
(6)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指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涉及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投资环境、营销环境及文化环境等。
2)外部的特殊环境
特殊环境是指与实现组织目标和具体任务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因素,所以特殊环境通常也被称为组织的任务环境。包括组织资源的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竞争对手、政府机构及公共利益集团。
(1)供应商。供应商是指组织活动所需种类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例如,对企业来说,供应商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能源及土地和房地产的各类供应商;为企业提供资本金和信贷资金的股东、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类似的组织;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个体和中介机构等;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提供如货物运输、设备修理、员工培训等的各种劳务和服务的机构。由于组织在其运转的每一个阶段中,都依赖于供应商的资源供应,一旦主要的资源供应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组织运转的减缓或中止。因此,管理者一般都力图努力寻求所需资源的及时稳定的供应,并应采取措施,避免过分依赖于某几个资源供应商。
(2)分销商。分销商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活动的机构和人员。如果分销商相当强大,如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以及国内电商巨头阿里、京东与苏宁等,能够控制消费者获得企业的新产品或服务的渠道,那么分销商就具有很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能够要求企业降低价格,从而给企业造成威胁,所以企业管理者多方面寻找分销渠道,增强自己讨价还价能力。
(3)消费者。所谓消费者就是指服务对象或顾客,是指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主要包括所有出于直接使用目的而购买,以及为加工或再销售目的而购买本组织产品或服务的个体和组织,如企业的客户、商店的购物者、医院的病人等。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一部分需要该组织的产出的服务对象的存在。如果一个组织失去了其服务对象,该组织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基础。组织的服务对象是影响组织生存的主要因素,而又是一个潜在的不确定的因素。顾客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会经常变化,而要成功地拥有顾客,又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管理者就必须分析顾客的心理,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确保及时地向其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而这几乎已成为所有组织的管理者所面临的头等大事。
(4)竞争对手。这里的竞争对手是指与本组织存在资源和市场争夺关系的其他同类组织。企业的竞争对手包括现有生产和销售与企业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潜在的进入者以及替代品制造厂商等。这些竞争对手不是相互争夺资源,就是相互争夺服务对象。竞争也不仅限于国内,还直接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因此,竞争对手是管理者必须对其有所了解并及时做出反应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应对不同的竞争对手,管理者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力争在博弈中占据主动。没有一个组织在管理中可以忽视竞争对手,否则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5)政府机构及公共利益集团。政府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从全社会利益角度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例如,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价格幅度、征税,对违反法律的组织采取必要的行动,这些对一个组织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能取得多大利益,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法规,一方面会增加组织管理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则会限制管理者决策的选择余地。而工会、妇联、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新闻传播媒体等各种特殊利益团体和反映公众利益要求的团体,同样可以对各类组织施加相当大的影响,比如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制造舆论,对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施加压力,都会对组织的管理行为产生某种影响和制约。
2.组织的内部环境
组织的内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内,并对组织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的总和。一般包括组织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1)物质环境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拥有情况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组织管理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构成了一个组织运行的内部的硬环境。组织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不同,需要利用的资源的类型也有区别。但是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1)人力资源。组织的人力资源根据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三类。管理者应该分析这三类人员的数量、素质和使用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2)物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的数量。管理者要分析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需要的物质条件的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其利用效率。如,企业要分析拥有多少设备和厂房,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否与现在的生产设备相适应,企业是否需要进行新的技术改造,企业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等。
(3)财力资源。财力资源是一种能够获取和改善组织其他资源状况的资源。因此可以认为是反映组织活动条件的一项综合因素。管理者要分析组织各类资金的数量、构成情况、筹措渠道、利用情况,为组织的战略或战术决策提供依据。
2)文化环境
组织内部文化环境指的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被称为组织的灵魂、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对组织管理的有效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组织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及领导风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环境包括组织的精神信仰、生存理念、规章制度、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组织形象等。因此,分析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组织活动的影响被视为管理成功的基础。
管理小故事
青蛙实验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一下就跃出了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跳到锅外的地面上,安全逃生!半小时后,他们便用同样的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接着用炭火慢慢烘烤锅底。青蛙悠然地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感觉到热度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逃命时,却发现为时已晚,欲跃乏力.青蛙全身瘫痪,终于葬身在热锅里。
管理启示:一个企业,必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管理者更要有深远而犀利的洞察力,让企业始终保持高度的竞争力,切不可在浑浑噩噩中度日,更不可躲避在暂时的安逸中。如果管理者与企业对环境变化没有高度的警觉,企业最终会面临这只青蛙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