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内容、具体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具体思路
本研究旨在以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将美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调查内生化,研究影响知识产权调查频数及案件判决的主要因素,多角度系统分析知识产权调查效应,并在总结成功应诉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规避知识产权调查的预警及应对机制。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部分从美国频繁发起知识产权调查这一背景出发,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诉讼双方地位不对等,打着维护公平贸易旗号的知识产权调查已经异化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许多企业打知识产权诉讼官司是假,而通过启动知识产权调查达到贸易遏制效应以及被诉方被动和解的“敲竹杠”效应可能是其真实目的。据此,本书以“知识产权调查引致的贸易壁垒”为主题,系统研究其形成机理、产生的效应及预警应对机制。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给出总结性评论,引出研究主题。
第二章,利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不公平进口调查信息系统的数据,从案件总量、涉案来源地、调查类型、涉案产业和判决结果五个方面对知识产权调查做一个全面考察。意在厘清如下问题:美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调查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遭遇调查的主要来源地如何分布?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其判决结果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第三章,实证考察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真实动因。在追求所谓的“公平贸易”目标下,美国越来越多地对贸易伙伴采取知识产权调查措施,这种调查背后的动机真的是公平贸易吗?还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贸易之实?本章在考虑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案件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托宾回归模型来研究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背后的真实动因。具体而言,引入美国贸易赤字、贸易伙伴在美国专利申请量、美国特殊“301报告”、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否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对贸易伙伴的出口依赖程度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其调查的动机。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厂商如何应对美国愈演愈烈的知识产权调查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
第四章,全面考察我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调查的情况。在分析我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调查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企业频遭知识产权调查的原因,最后从内外两方面讨论我国企业应诉容易失败的原因。
第五章,利用2000年到2015年美国同48个贸易伙伴的数据量化知识产权调查产生的贸易抑制效应。通过在经典的贸易引力模型中加入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因素,使用反事实模拟方法,从基于调查总量的“贸易缺口”和基于原告胜诉的“贸易缺口”两方面定量分析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对贸易伙伴向美出口的影响程度。
第六章,利用2005~2015年42个遭遇知识产权调查的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调查侵权率判定的影响因素。本章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美国来自贸易伙伴的贸易压力、贸易伙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宏观角度分析侵权率的影响机理,并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识别出影响知识产权案件判决的关键影响因素。
第七章,以厦门金达威公司为例,分析其应对知识产权调查时的经验和启示。我国企业俨然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调查的“重灾区”,美国频频对我国企业发起知识产权调查,调查所涉行业也不断扩大,这对我国企业出口贸易产生严重影响。本章在回溯厦门金达威公司应诉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其公开财务报表分析知识产权调查对公司出口贸易、研究开发的影响,并总结其应诉知识产权调查的经验和启示。
第八章,以华为公司为例,分析其应对知识产权调查时的经验和启示。始于2003年与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是一场标志性事件,案件对华为公司产生了深刻影响。本章详细分析华为公司从被动应诉到主动诉讼的转变历程,并从知识产权诉讼策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两个维度总结华为公司应诉经验,为我国相关企业应对美国知识产权调查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九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我国跨越知识产权壁垒的预警及应对机制。我们知道,一旦启动知识产权调查,不管最后裁定结果如何,对于被诉企业的出口都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建立预警机制,早期防范知识产权调查,切实有效降低企业出口风险是本书的重要任务。
本书的思路框架,如图1-3所示。
图1-3 研究框架结构
二、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本书涉及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法律经济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具体是根据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方法将知识产权调查内生化,通过数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相结合的范式,全面深入探讨影响知识产权调查启动、案件判决及调查产生的贸易抑制效应。
宏观分析和微观视角相结合。本书第二章在分析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统计特征时,调查总量和涉案来源地采用的是宏观分析,而涉案产业、判决结果分析则采用的是微观分析。本书第三章在考察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动因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托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美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动因分析以及案件判决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本书都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两者背后的影响机制。同时,本书在第七章和第八章分析如何应对知识产权调查时,通过选取华为和金达威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供其他企业应对调查时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