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基于文化资本分析方法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关注度较高的领域,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文化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拓展后形成的研究成果集,因此其不仅仅是从经济视角看待文化问题。根植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厚土壤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旗帜鲜明地聚焦中国问题,并结合国外理论借鉴的比较研究,推动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符合中国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文化资本是一定的思想观念及其物化体现,也是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的物化体现,是经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能够促使既有文化资源进一步增殖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理论在个人层面上强调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文化形态的资本积累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但文化资本又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文化要素以资本的形态固定下来,由个体发散并集聚,得以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积累和传递。这其中,使传统与现代交融成为个体接受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在文化资本理论成果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接受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可以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积极的方法论指导。

韩巧霞的新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基于文化资本分析方法视角》,立足于文化资本的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资源、环境、效果及其接受过程的分类指导等问题做了系统分析。选题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的理论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实践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研究视角上,尝试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从文化资本三种形态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太常见的;在研究内容上,以文化资本理论中的“场域”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场域环境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加以分析,以文化资本理论中的“惯习”理论为基础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选取CGSS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构建了计量模型,尝试用数量分析的视角研究三种形态文化资本的影响。

总之,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翔实的资料考证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持续关注的领域,因此本书的研究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或不足,如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文化资本效用的实证分析还需持续动态追踪相关数据,不断完善模型的构建。相信在作者的后续研究中会继续遵循严谨的研究态度,更为深入地将文化资本分析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相结合。

韩巧霞的这部著作是在她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她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其所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秀毕业论文,我想这也是对她读博期间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的肯定。作为韩巧霞的导师,我为她在求学道路上的潜心积累和不断进步深感欣慰,也希望她能继续坚持这样的执着和坚定,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徐国亮

2018年6月12日于泉城澄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