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土地整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历史时期的土地整治(1949年以前)

从古至今,土地整治向来是劳动人民开发利用土地的一种重要形式。历史上,诸如开荒、围垦、屯田等不同形式的土地整治活动一直在持续。从我国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曹魏时期的“屯田”,唐宋的“均田”,以及明清的“垦荒”,这些都不断地提高着土地的生产能力。不仅如此,土地调整也是土地整治的主要活动类型。每到战争或社会变革时期,作为统治者维护其利益的主要工具的土地势必会发生重大的合并和重组。

上海地区原为东海之滨的渔村,崧泽文化时期就有居民在此耕作定居。春秋时期属吴、越之地,战国则为楚国春申君封地。自秦确立郡县制以后,上海地区又分属由拳、海盐等地。唐天宝十年(751年),松江设华亭县,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建制。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正式成立,与华亭县并为松江府属县。此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27年才成立上海特别市,并于1930年改称上海市《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通志:第1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由于上海地区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地形平坦,具有发展农耕的天然优越条件,传统上以开垦耕地和兴修农田水利的土地整治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以圩田为形式的农用地整治,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汉末时期,由于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上海地区人口增加,同时先进的耕作技术传入中原,使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到三国东吴时期,上海地区开始成为“粮赋之地”。唐代中期,华亭县通过修筑海塘,浚治港浦,建造堰闸,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条件大为改善,逐渐发展成为江淮漕粮的重要供给地。五代吴越国,鼓励垦殖滩涂,“募民能垦荒者,勿取其税”,并采取“浚三江,治低田,蓄雨泽,治高田”的方法,疏浚吴淞江,治理淀山湖上下水道,形成圩田水利网络,上海地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通志:第5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到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华亭县亩产稻谷2~3石(150~225千克),已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地区之一。至明弘治年间,松江一府的粮食产量则达940万石(70.5万吨),除留作农民口粮和向朝廷缴纳赋税之外,还有不少是作为商品粮提供给市场的《上海农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农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上海县商贾汇聚、贸易隆盛,繁荣远甚于其他县城,上海地区政治、经济中心从松江府城移至上海县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已从海滨县城发展成为中国特大城市,是当时的世界五大城市之一《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通志:第1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虽然这一时期人口、市政发展迅速,但却由于长期受制于国内政治、军事形势,周围地区战火不断,土地整治也没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