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生活时代:北京的自然与社会生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李宜显眼中的北京饮食

(一)饮食的格局与规矩

朝夕之馈,或饭或粥,男女围一桌而坐,各以小器分食,一器尽,又添一器,随量而止。

凡饮食皆用箸,不用匙,然匙亦有之,以磁造,而柄短斗深,而箸则以木造或牙造。

飨宾,主客共一桌,客至数人,亦不别设,但于每人前各置一双箸、一只杯。从者持壶斟酒,随饮随斟,杯甚小……而亦不顿饮,细细呷下。

待客必以茶行茶礼,亦如行酒,各人各钟,随饮随斟,而茶要必热,在钟稍冷,则还倾壶中。饮茶犹要缓缓,呷茶一盏,几至吸烟之久,茶不惟待客,亦无时不饮。

朝鲜使臣到京,初住会同馆,雍正五年(1727)以后居玉河馆。不过,此次由于玉河馆被先来的俄罗斯使团占用,李宜显一行被安排到“北极寺”。

随后,先到礼部呈送表文柜(正使)、咨文柜(副使),复至鸿胪寺行正朝礼仪鸿胪寺堂官西佛系满人,立于厅东阶下,胪传者立左旁,以满语呼“兴拜”,使臣依礼行三拜九叩之礼。,除夕,再至紫禁城参见皇帝。“罢归时,小憩,于天安门路傍而出,本寺僧辈以饼饵六种、茶一钟来饷,以纸束答之。”

南草,即烟,自美洲、菲律宾传入中国南方,故名。“男女老少无人不吃,而待客之际,与茶并设,故称南草为烟茶,市肆尤多卖者,揭之以名烟者,处处皆是。”

(二)主要五谷

北京“五谷皆有,而蜀黍最贱,其次大豆,其次粟,大豆色黑而小者尤贱,其形扁,于我国黑豆差异,味亦薄,牛马皆饲此豆”。

“大豆色黑而小者”即所谓黑小豆,彼时多作为牛、马饲料,灾荒时用以度荒。

“炊饭率用小米、蜀黍,而蜀黍居多,兼有旱稻米,北京有水稻米。水稻……其色白如银,而作饭终硬,但比旱稻则胜。”

实则,北京亦产小麦,也有从山东、河北而来的小麦,旗、汉民多喜食之,多以钱购。

主食除米饭外,则有面条、饺子、油饼之类。“所谓粉汤者,即我国水面,而和酱水、入鸡卵。”粉汤当为面条,卤则为炸酱与鸡蛋卤。又有:


所谓柔薄儿,以面造……而皱其缝……其馅以猪肉和蒜为之。又,以面作图案饼,熬以猪羊油,清脆易碎……其珍者和糖屑而为之,虽有精粗美恶之不等,店肆所卖皆此类也。又以糖面茬子之属合成果形……大抵燕中馔品皆以猪、羊油熬成。


即饺子(旗人称为饽饽,其中“蒜”当为葱)、烧饼、糖饼、糖耳朵之类。“熬”者,煎也。

(三)肉菜类食品

由于,清政府内务府在张家口外设有牧场,故李宜显等来华使团有政府供应的猪、牛、羊、獐、鹿等动物肉。李宜显云:“入北京,连供几羊猪牛肉”,此外,复有鸡、鹅等物。

水产品则有“重唇鱼、鲶鱼、鳜鱼、鲤鱼,鲋鱼最多,而味皆佳”。菜则有“萝卜、芹、蕨、菘、蒜诸种,或以作沉菜,而味皆咸……青瓜淹沉使咸。以佐白粥,即所谓青薤者为最佳”。

沉菜,即咸菜,以盐腌制,用以度冬春蔬菜不给之时。另外,蒜则是“恒吃之物”。青薤即野韭菜。《尔雅》云:“山薤也,生山中,茎叶与家薤相类,而根差长,叶差大,仅若鹿葱,体性亦与家薤同。”

北京人喜食酱,尤其是旗人,多以酱制作肉食或者配合蔬菜、面饼而食。“酱皆用大豆和小麦为之,见其燻造……块大如斗,酱味淡而微酸,市酱或和小豆为之。”

李宜显云:“寻常饭馔,村家不过一碟陈菜,富家则盛设,而不过是炒猪肉、热锅汤之类。”所谓热锅汤,“以羊猪牛鸡卵等杂种乱切相错,烹熬作汤”,素称“燕中佳馔”。以其所写,颇似涮锅,或者炖菜。也即,北京饮食以炒菜、炖菜为主。

做饭以锅,李宜显称之为“釜”,云:“炊饭皆用釜,而釜底平,故易沸,鼎锅之属绝不见。”

所谓釜,圆底而无足,口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发展到后来即锅。鼎锅,即有足的煮器,概朝鲜人用之,否则李宜显似不必记之。

提水用的木桶,多以柳木扣成桶形,外加铁箍而成。李宜显称之为“柳编”:“汲水之器皆用柳编,轻而不破,亦不渗漏,井口甚狭,仅可出入汲器。斗形,阔,底杀。”杀,即向内收缩之意。

(四)北京所见果品

果品则有梨、柿、栗子、榛子、石榴、沙果、山楂、葡萄、西瓜等。

其云“梨小如鸡卵,而味则佳”。此当指京白梨。“爤梨亦佳”,不知所谓。“柿比我国产绝大,淡而无味,干而作团……味稍佳……”,则当指北京西山、房山地区盛产的磨盘柿。

此外,又有“栗子、榛子、石榴、沙果、林檎……山楂大如李,无一蠹,肉厚味佳。葡萄紫色者味最佳,大枣比我国产倍大,肉厚核小,所谓黑枣尤佳”。西瓜最为常见,“西瓜仁形圆而黑,肉厚,不比我国之尖薄,车载市积,男女老少行坐皆吃”。

除以上北地所产水果,南方所产水果亦能随船来京:


柑橘多至六七种,而其味皆佳,其中乳柑,皮如柚,味倍佳,最大者味酸不堪吃。荔枝龙眼之属来自南方,颇多有之,而皆是干者……

槟榔出于南中,坚硬不可食,味且辛涩,而燕中人置诸囊中,常常嚼之。


李宜显还发现市场上“有悬卖葫芦小缸者,莹澈犹若琉璃水晶,乃以面造成者也,触手便碎,只以供儿小一时弄玩而已”。此则当为糖人之类可以参见赵兴元:《康乾时期燕行使眼中的满族习俗》,《满族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