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简历 Resume
13 Details of making a resume 制作英语简历的细节
现在许多单位都希望求职者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特别是外企和涉外交往比较多的单位,一份漂亮的英语简历会帮助你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英语简历因其专业性与规范性,使得很多人一说起制作英语简历就发怵,结果不是不敢写就是因为没自信写,白白丧失了很多机会。很多求职者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中文简历,甚至有人直接利用翻译软件,可想而知,这样的英语怎么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呢,更不用说深刻的印象了。其实制作一份英语简历并不难,你只要在制作英语简历时注意以下几个细节,一份优秀的英语简历很快就能出炉了!
1.关于基本信息
英语简历同中文简历的构成差别不是特别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Personal Information:主要有Name、Contact Information等。如果有些同学暂时还没有英文名的话,用中文拼音也无妨,但切忌临时取一个很滑稽的英文名,如Murderer(凶手)之类的。因为考虑到一些外企的网站服务器一般在国外,为了让e-mail的沟通更加畅通无阻,建议使用Hotmail、Yahoo等国际邮箱。英语简历的Personal Information部分不需要像中文简历那样具体,不需要列出民族、籍贯、政治面貌等,但要写上性别和出生年月。
(2)Career Objective:职业目标简介,同时兼顾入门工作以及长远目标。如果你申请的职位与你的相关经历和教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这一部分可以省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一部分可有可无。
(3)Education:包括大学教育以及参加过的培训。如果成绩优秀,可以列出GPA。至于主要课程,如果是为了充实页面,可以考虑列出一些与应聘职位相关的课程。
(4)Work Experience:对于每项工作,包括暑期实习和兼职,你应该列出以下信息:公司名称、工作时间、职位名称或头衔。对于其中某些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描述工作细节。为了力求简洁,一般不使用整句,时态用过去时。
(5)Activities:外企相当看重毕业生的社团活动经验,具体写法和Work Experience相似。
(6)Honors&Awards:这也是外企比较关注的内容。奖项最好列三项以上,同时需要列出时间、名称和颁发方。
(7)Skills:主要是英语、计算机和个人特长,长度一般不要超过四行。
(8)如果是中英文简历一起递交,建议中文简历中不写政治面貌、身高、体重、婚否,因为属于特别隐私性的内容,写了可能会显得不了解外国文化。另外除非应聘公司有要求,英文简历不一定要附上照片。
此外,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与中文简历大体一致。但要注意,在英文简历中,求职者受教育的时间排列顺序与中文简历中的时间排列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是从求职者的最高教育层次(学历)写起。在时间排列顺序上亦遵循由后至前这一规则,即从当前的工作岗位写起,直至求职者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为止。
2.职业目标的写与不写
关于职业目标有的人主张写,有的人主张不写。通常美式简历的规范制作方法都是不写的。例如,求职者在申请加入一家著名公司时明确写上了应聘的部门,那么万一这个部门没有录用你,而你又好像非应聘这个部门不可,你就很可能失去了选择其他部门的机会。如果不写的活,企业会参照你的背景和一些测试的结果也许认为你更适合别的部门,这样你就可能获得新的机会。一般,招聘单位会在招聘启事中提示是否标明求职目标,所以求职者也可根据招聘单位的要求来选择写与不写。
3.内容有条理
面试官可能每天要看的简历不止上百份,目光停留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一般10~20秒的时间。因此建议将简历内容以条例方式呈现,让招聘者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马上抓住这份简历的重点。
4.把“技能”写清楚
求职者要将之前所服务单位的名称、自身的职位、技能写清楚。把社会工作细节放在工作经历中,这样会填补工作经验少的缺陷。例如,你在做团支书、学生会主席等工作时组织过什么活动,联系过什么事,参与过什么都可以一一罗列。而作为大学生,雇主通常并不指望你在暑期工作期间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当然如果你有就更好了。
5.搭配求职信
求职信兼顾着自我推荐的责任,是制作英语简历不可或缺的搭档。有了求职信,你的简历将威力倍增。
6.列举所获奖励和发表的作品
将自己所获奖项及所发表过的作品列举一二,可以从另一方面证实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书写方面,奖学金一项一行。另外,大多数外企对英语(或其他语种)及计算机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个人的语言水平、程度可在此单列说明。
7.写自己熟悉、有把握的
简历中的任何信息,都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一定要写熟悉的、有把握的,自己一知半解的就算了。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张,外企最不喜欢撒谎的员工,一旦让企业觉得你在撒谎,你就丧失了进入这个公司的机会。
8.拼写正确,避免明显的语法错误
对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拼写检查要格外仔细。现在的很多文字处理软件都有拼写检查功能,如果你犯了这类低级错误,企业可能会觉得你对最基本的东西都缺乏责任感。语法错误并不是说一点儿都不能有,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母语,稍微有一点小错,面试官也是可以谅解的。
此外,在英语的应用上,要注意避免一些地方:
1.长句:没有人愿意看太冗长的句子,而且切记YRIS(Your resume is scanned, not read)原则,雇主只是在扫描你的简历。
2.缩写:因为外行人往往很难看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3.“I”:因为正规简历中的句子多,以动词开头,是没有“我”的。当然若在公司简介中一定要用到一两次,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4.“Reference available upon request”: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如需证明,可提供见证人。这在许多英式简历范文中经常出现,但是美式的简历则不要这样写。
9.注意相似的单词
相似单词出错有时拼写检查都查不出错误,所以要尤为小心。比如:有一位专业是经济学的求职者,他本应写Major:Economics(专业:经济学)但却误写成了“Mayor:Economy”,词意大变,变成了主管经济的市长。
10.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项目
有时候你可能不一定非要写出“professional qualities”(技能以及专长)这个项目,或甚至以“summary”(经历概要)来加以代替,这些都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11.让别人代替你检查
这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一是从拼写、语法、句式等方面来看,有无错误;二是从构思的角度上来看有没有更合适、更恰当的表达。旁观者清,换个角度来看,旁观者经常能提出一些特别好的建议。
14 Resume form 英语简历的形式
英语简历是进入外企或取得高薪的“敲门砖”,制作一份好的简历就等于跨出了求职成功的第一步,求职者只要掌握英语简历撰写技巧,勇于尝试,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英语简历的常见形式。
英语简历并无固定不变的单一形式,求职者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形式,灵活设计。一般来说,根据个人经历的不同侧重点,可以选用以下三种形式。
1.basic resume——以学历为主的简历
这种形式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因为没有工作经历,所以把重点放在学业上,从最高学历往下写。
在basic resume中,一般包括下列元素:
(1)personal data(个人资料):name(姓名)、address(通讯地址)、postal code(邮政编码)、phone number(电话号码)、birthdate(出生日期)、birthplace(出生地点)、sex(性别)、height(身高)、weight(体重)、health(健康状况)、date of availability(可到职日期)、number of Identification Card(身份证号码)。
(2)job/career objective(应聘职位)。
(3)education(学历):就读学校及系科的名称、学位、起止时间和应聘职位相关的课程与成绩、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奖励等都应一一列出。
(4)special skill(特别技能)。
(5)hobbies/interests(业余爱好)。如果在学历项目的课外活动中已经注明,此项则不必重复。
2.chronoIogicaI resume——以经历为主的简历
这种形式的英语简历,适合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一般都是把同应聘职位有关的经历和业绩按时间顺序书写出来,把工作经历放在学历之前。经历和学历的时间顺序均是由近至远。
在chronological resume中,通常包括以下元素:
(6)personal data(个人资料)。具体内容同以学历为主的简历基本一致。
(7)job/career objective(应聘职位)。
(8)work experience(工作经验)。务必写明自己在每个工作单位的职位、职责和业绩以及工作起止时间。
(9)education(学历):既然已工作多年,雇主重点考虑的就不是你的学历,而是工作经验。所以这部分不必写得太详细,只需注明你就读的校系名称、始止时间和学位即可。
(10)technical qualifications and special skills(技术资格和特别技能)。
(11)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科研成果)。
3.functionaI resume——以职能为主的简历
这种形式的英语简历,也是突出工作经历,因而所含元素和以经历为主的简历相同。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以经历为主的简历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列工作经历,而以职能为主的简历则按工作职能或性质来概括工作经历,并无时间上的连贯性,旨在强调某些特定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