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中的西藏活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 生命轮回与活佛转世

生命轮回转世和业报因缘是佛教理论大厦借以建立的两块基石。在佛教信仰中,若抽掉这两块“基石”,其他诸如优化生命、解脱、成佛等三乘佛教理论将无从谈起。

过去科学不承认看不见的暗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因此,认为生命转世和业报因缘纯属“迷信”。但科学的发展本身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从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量子物理学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此,以17世纪的科学认识标准衡量21世纪的发展变化,肯定不符合科学。国外有一批精神心理学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生命轮回问题,如美国著名精神心理医生瑞克·布朗博士(Dr. Rick Brown)、精神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Profe.Ian Stevenson)、精神心理学医生布莱恩·魏斯博士(Dr. Brian Weiss)等,都曾将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相关医学杂志和《20个轮回案例》、《轮回学与生物学的融合》等书中。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制度。转世始于第三世噶玛巴让俊多吉。他在三岁时说:“我是噶玛拔希。”成就师伍见巴让他说出前世事迹,所说一一吻合。故认定他为二世噶玛拔希的转世。达赖喇嘛转世始于二世根敦嘉措,班禅转世始于四世洛桑确吉坚赞。一世达赖喇嘛和一、二、三世班禅都是后来追认的。因此,有的史书中称四世班禅为一世班禅。

藏传佛教中高僧大德转世化身的认定是一种对建寺弘法有较大贡献的历代上师业绩的特殊继承方式。其理论根据是生命转世和佛菩萨亿万化身转世度众的佛经。转世者未必个个都是佛菩萨,也有前世戒恶行善而继续转生人道的普通人。有真转世,也有真假难辨和身份可疑的许多“转世”,因此,对转世身份的真假难以一概而论。上师转世制度对佛教的继承弘扬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许多弊病,故藏传佛教内部也对上师转世制度褒贬不一。

有学修成就,有弘法贡献转世祖古和非转世上师的形象都会画成唐卡像或做成雕塑像进行供奉,这也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习俗之一。南传小乘佛教寺庙中一般供奉的只有一尊佛祖像,汉传佛寺有大乘的气派,供奉的除了现僧人像的诸佛、菩萨、罗汉系列外,也有现俗人像的观音、文殊和现武士像的金刚、韦驮像。藏传佛教在显宗大乘化身佛菩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密乘世界千姿百态人与非人形象的亿万报身佛菩萨像,会在瞻仰者心中引起奇妙魔幻的感觉。在众多佛像中占据主要位置的不是佛陀像,而是各个教派的诸上师和历代传承系列上师像。这种供奉模式是“上师第一”的密乘教义所决定的。显宗经典中讲到很多制造、供奉佛菩萨像的福报功德,在密续经中说:“造上师像的功德大于造诸佛像的功德,供养上师的功德大于供养一切佛的功德。”这就是藏传佛教中产生许多上师像壁画唐卡和上师金身塑像的原因。

本书作者曲世宇勤于学习,善于探讨,在藏传和汉传佛教知识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层面上都获得了较高的造诣。他在《唐卡中的西藏活佛》这本书中对有关藏传佛教中转世活佛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详细的解说回答,是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读者和从事研究的人员不可多得的读物。故为其作序。

写于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学院

推荐序作者简介

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第六世朵什活佛,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誉海内外的藏学家、藏传佛教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兼任藏人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