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一 国家基本信息
(一)地理概述
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北靠俄罗斯,南接伊朗,西部和西北部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相邻,东濒里海,位于外高加索南部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是阿的飞地,被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环绕。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南北相距400公里,东西横跨500公里。首都是巴库(Baku)。
阿塞拜疆全境50%以上为山地,主要有位于北部和南部的大、小高加索山脉,西南部的达拉拉普亚兹山脉、赞格祖尔斯基山脉和东南部的塔雷什山脉。山间盆地是阿塞拜疆的一个地形特点。河流主要有库拉河和阿拉兹河。
气候呈多样化特征,平原、低地为亚热带气候,7月平均气温为27℃~29℃, 1月平均气温为1℃~3℃。山地为高原冻土带气候,平均气温分别为5℃和-30℃。夏季干燥。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200~300mm,山区为300~900mm,大高加索山脉为900~1400mm,列科良地区可达17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冬季,山区一般集中在4~9月。
(二)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4年1月,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为947.7万人。全国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0.6%,列兹根族占2.2%,俄罗斯族占1.8%,亚美尼亚族占1.5%,塔雷什族占1.0%。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突厥语系。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人口结构中,51.6%为城市人口,48.4%为农村人口。男性人口占总数的比例为49%,女性为51%。14岁以下人口为24%, 15~64岁人口为69%, 65岁以上占7%。出生率为1.84%,死亡率为0.67%,儿童死亡率为0.97%。人均寿命72.4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为69.6岁,女性为75.1岁。
(三)简史
阿塞拜疆历史古老,公元前10世纪初境内已经出现王国,后经漫长演变。公元8~11世纪,突厥游牧部落与当地居民混居,其影响不断渗透,土著居民的波斯语渐渐融入了突厥语的方言,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阿塞拜疆语。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13世纪。13世纪蒙古人占领这个地区后,阿塞拜疆并入了胡拉古伊德王国,并在14世纪下半叶置于其统治之下。14世纪末到15世纪这一地区变更为希尔万王国。直到16世纪屡遭外族入侵和瓜分。16~18世纪受伊朗萨法维王朝统治。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入沙俄。
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1918年5月28日,宣告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1920年4月28日被“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代。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10月18日正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