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争斗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一超多强”局面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猖獗,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 俄美关系起伏动荡,两国争斗成为常态
二十余年的俄美关系,双方处在“既有合作又有争斗”的状态,但“争斗多于合作”成为常态,双方关系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起伏动荡。
1.第一次起伏:苏联解体之初
苏联解体之后,俄美关系一度十分融洽。当时,俄罗斯不仅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向西方看齐,而且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美关系进入“蜜月期”。1992年,俄总统叶利钦两次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老布什进行会晤,双方签署《美俄伙伴和友好关系宪章》,其中载明,两国不再“把对方视为潜在敌人”,今后将建立“盟友和伙伴关系”。老布什说,他与叶利钦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国关系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但是后来,俄美并未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美国以“冷战”的胜利者自居,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傲视俄罗斯,俄美在各个方面的分歧和矛盾日趋严重,争斗不断发生。主要是,由美国主导的北约制定东扩计划,要把原苏联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吸纳为成员国,将防务重心和前沿阵地大幅度东移;俄罗斯则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将使俄失去广阔的战略缓冲地带,对俄造成“兵临城下”的险恶形势。双方经过多次会谈与争斗,最后达成某种妥协,建立了名为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的“20国机制”,但实际上俄对北约事务只有发言权,没有否决权,俄美分歧依然严重。北约在1997年把波、匈、捷三国接纳为成员国,1999年又爆发了“科索沃战争”,北约对当时俄在中东欧地区的唯一盟友南斯拉夫联盟实行军事打击,导致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几乎滑到对抗的边缘。
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大力强化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2001年春,美国诱捕俄政要博罗金,宣布要试验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公开说俄是美国安全的“威胁”,又挑起俄美间谍纠纷,驱逐50名俄外交官。一时之间,俄美关系跌至“冰点”。
2.第二次起伏:“9·11”事件之后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高举“反恐”旗号,首先在中亚发动阿富汗战争,对“塔利班”实行军事打击。当时,普京发表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五点声明。同时,俄加强与美国合作,主动提供有关“塔利班”的大量情报,还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亚建立军事基地。2002年5月,小布什访俄,俄美总统发表《关于反恐合作的联合声明》和《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形成“反恐伙伴关系”。于是,俄美关系再次进入“蜜月期”。但俄很快发现,自己对美国的支持和“让步”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美国并未放弃对俄的敌视与挤压,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又开始争斗起来。
一是美国力图霸占中亚战略要地。美国在军事打击“塔利班”取胜之后,依然在阿富汗保持强大军力,并巩固在中亚国家的军事基地,拒不撤走。随后,美国又在中亚煽动“颜色革命”,以建立“亲美政权”。为此,俄美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激烈争斗。
二是北约继续东扩。北约在2004年第二次东扩,把中东欧七国纳入版图。随后,美国策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爆发“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并宣布要吸收乌格两国加入北约,引起俄的极度反感。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军事冲突,实际上隐射了俄美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导致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三是美国企图独霸中东。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俄表示强烈反对,并同法德两国达成一致,建立三国“反战联盟”,同美国针锋相对。在美国撇开联合国单方面打响伊拉克战争后,俄强烈批评美国,使俄美关系降到“冷战后的最低点”。
同时,俄美在伊朗核问题上产生分歧。美国认为伊朗核计划是严重威胁,因此对伊朗实行封锁和制裁,甚至威胁动武。但俄认为,除了核武器,伊朗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强调应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于是,俄美在伊朗核问题上也发生争斗。
四是美国不断干涉俄罗斯内政。2000年普京就任俄总统后,大力整顿国内秩序,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车臣恐怖势力,实行“俄式民主”,使俄走上复兴之路。对此,美国极为不满,一再干涉俄内政,指责俄出现了“民主的倒退”;批评俄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缺少“公平性”;还指责俄“侵犯人权”,在车臣“滥杀无辜”;甚至支持俄国内亲西方势力,提供巨额经费资助,鼓励他们发动“颜色革命”;等等。俄则针锋相对,严词批驳美国的指责,同时进行反击。几年之间,两国矛盾趋于激化,使俄美关系陷入低谷。
五是美国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决定把驻德国的数万美军向东转移,在中东欧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要削弱俄的防御能力和核威慑力,威胁俄的国家安全。2007年2月,俄总统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猛烈抨击美国和北约,指责美国在国际上“滥用武力”,批评北约东扩“具有挑衅意义”,等等。总之,俄美分歧严重,争斗激烈。
3.第三次起伏: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之后
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高举“变革”大旗,表示要革新对外政策,“重启”美俄关系。同年4月,俄美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超越冷战思维”,开创双边关系的新时代。同年7月,奥巴马首次访俄,两国就削减战略武器、阿富汗反恐、核不扩散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为“重启”俄美关系迈出了一大步。随后,奥巴马宣布美国将放弃在东欧设立导弹防御基地的计划。对此,俄欣喜无比,表示欢迎。时任俄总统的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美合作“正迈向新的高水平”,双边关系“获得了新动力”。
然而,俄美关系并未取得突破,一系列严重分歧依然存在。例如,美国继续推动北约东扩,仍计划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吸纳为成员国;美军的空军基地虽然被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关闭,但后来又继续使用,只是把名称改为“物资中转中心”;奥巴马所谓的放弃“导弹防御基地的计划”,其实是“以退为进”,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宣称要“创造一个更高级技术的反导系统”。事实表明,俄美分歧依然存在,争斗仍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两次新的分歧和争斗。
一是发生斯诺登事件。2013年夏,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的“棱镜”秘密监控丑闻,于是美国进行全球通缉,力求把斯诺登追捕回国。俄当局则维护国际正义,批准斯诺登的避难申请,允许他在俄定居,拒绝美国的“引渡”要求。对此,奥巴马大为恼火,宣布取消原计划与普京举行的双边会晤,声称将“重新审视和校准美俄关系”,从而使俄美关系又一次陷入低谷。
二是叙利亚危机。2013年9月,美国借口叙利亚政府军在内战中使用了化学武器,宣布将对叙发动导弹打击。俄表示强烈反对,强调美国单方面动武将破坏国际安全体系。为此,俄郑重提出,建议叙利亚政府交出化学武器并加以销毁,美国则停止对叙军事打击。经过多次会谈磋商,俄美达成“化武换和平”的协议,使叙利亚危机峰回路转,进入外交谈判的和平通道。这次俄美争斗,通过合作达成妥协,既阻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也增强了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总之,俄美关系多次出现起伏动荡,双方争斗频繁而激烈,“争斗多于合作”成为常态。
二 俄美关系的几个特点
二十余年的俄美关系复杂多变,时冷时热,忽高忽低,甚至大起大落。就总体而言,俄美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非对抗
“冷战”结束以后的俄美关系,已经不同于过去的苏美关系。过去的苏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双方为扩大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俄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发生根本变化,而且主动放弃并避免同美国进行对抗,不再寻求世界霸权。俄美之间虽然存在矛盾和争斗,但彼此又有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合作。例如,在国际反恐、防止核扩散、削减战略核武器、经济互补等方面,两国都需要与对方合作。当然,双方的合作并不紧密,也未到位,例如美国一直沿用国会1974年通过的限制与苏联进行贸易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以对付俄罗斯,不肯废除,以致严重影响俄美经济合作和双边贸易。就总体而言,俄美关系是非对抗的,不再像“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那样,两国力图要“埋葬”对方。
2.不对称
昔日的苏美两国都是“超级大国”,国力不相上下,基本上是势均力敌,因此形成两极对抗。现在的情况则不同。美国已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无与伦比,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俄的综合国力已大大下降,因此只求保住传统的势力范围,不再去同美国进行世界范围的争斗。总之,俄美的综合国力相距甚远,并不对称。俄既无力同美国进行对抗,也无法摆脱美国的挤压。然而,俄罗斯正在崛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美国则出现综合国力开始低落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俄美争斗的势态也发生某些变化。例如,普京时期的俄美争斗同叶利钦时期相比显得更为频繁和激烈,这显然同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
3.矛盾深
俄美之间存在深层矛盾,双方很难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一是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不同。美国自认为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力求建立单极世界,实行单边主义。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要使本国“绝对安全”,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要求其他国家追随和服从自己。美国对俄的未来走向很不放心,患有“恐俄症”,认为俄具有帝国扩张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如果让俄再度崛起,必将对自己构成战略威胁。所以,美国力求制俄弱俄,防止俄“东山再起”。但俄抱有宏伟的战略目标,要维护国家利益,重振世界大国地位,实现“强国之梦”,参与主导国际事务。俄决不甘心久居人下,充当配角,去做美国的“小伙伴”。由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不同,俄美之间必然出现矛盾和争斗。
二是两国的地缘政治需求不同。美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大力推动北约东扩,力求把中东欧国家纳入西方体系,甚至侵入独联体地区,策动“颜色革命”,以进一步挤压俄的战略空间和势力范围。但俄的“帝国”思想根深蒂固,很难舍弃,力图恢复传统的势力范围,为此必然要奋起抗争,同美国进行较量。同时,俄在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利益和影响,不愿让美国为所欲为。由于地缘政治需求的碰撞,俄美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和争斗。
三是两国的历史文化存在差异。俄美两国的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美国自称是“民主”和“自由”的“灯塔”,并以民主和自由的“捍卫者”自居,向世界各国推广美式“民主”。俄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会区,受欧亚多种文明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交流吸纳,其文化传统独具欧亚混合的特色。尽管俄强调自己是欧洲国家,属于西方文明行列,而且按西方模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美国对此既不认同,也不满意,它认定俄具有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同西方文明存在质的差别。因此,美国不断干涉俄的内政,一再谴责俄发生了“民主的倒退”,是“专制独裁”。俄美之间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双方在“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和争斗。
4.影响广
俄美关系的起伏动荡,影响十分广泛,不仅涉及两国的利益,而且对地区和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涉及双边关系,影响俄美两国的战略利益。美国虽然十分强大,但俄罗斯的潜力也不容忽视。俄罗斯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极为丰富,国民素质较高,科技基础雄厚,军事力量位居世界第二。对美国来说,俄罗斯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重大利益,没有俄罗斯的合作,美国无法解决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而对俄罗斯来说,美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了振兴经济,俄罗斯需要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发展国际经贸合作,开拓国外市场和引进外资,同时又必须保障国家安全。而这一切,只有处理好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才能做到。所以,俄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对俄美双方都至关重要。
二是涉及周边地区,影响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势。在中东欧地区,俄美两国的矛盾和争斗最为明显,许多国家的“西靠”,北约的东扩,前南地区的动荡和“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背后都受俄美关系的影响。在中亚地区,许多国家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起伏,也都受俄美关系的影响。此外,中东地区的纷争和动荡,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朝鲜问题等,背后都有俄美关系的影子。
三是涉及全球范围,影响世界格局和国际安全。众所周知,所有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诸如防止核扩散、削减战略核武器、销毁生化武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国际反恐等,都受俄美关系的影响。就拿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为例,如果不是俄美关系得到改善,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协助,美国就很难顺利取得这场反恐战争的胜利。总之,俄美关系的发展必将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及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
5.“斗而不破”
俄美两国虽有矛盾和争斗,但不可能发展为过去苏美争霸那样的对抗。尽管美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不断侵犯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使俄罗斯不得不起来抗争,但俄罗斯始终把握尺度,把抗争维持在一定范围,进行有理有节的争斗,以免双方撕破脸皮,走向对抗。美国也知道俄罗斯是唯一能用核武器摧毁自己的国家,而且俄罗斯在许多方面具有利用价值,因此也适可而止,不愿过分得罪俄罗斯,以免把俄罗斯逼上绝路,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所以,俄美关系形成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总之,俄美之间的矛盾和争斗不断发生,“争斗多于合作”成为常态。俄罗斯对美国的争斗,既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阻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不能为所欲为,从而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即使俄美争斗既频繁又激烈,双方始终“斗而不破”,两国既未形成对抗,也未成为盟友。诚如时任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2003年10月28日所说,俄美两国“已经不再是敌人,但还不是盟友”。也就是说,“非敌非友”、既合作又争斗就是俄美关系的确切定位。
三 中俄友好合作符合双方国家安全战略要求
中国和俄罗斯,是地域相邻的两个大国。多年来,中俄两国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等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两国新型国家关系的基础。2004年10月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标志着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中俄友好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体现两国人民共同愿望。目前,两国友好合作处在历史最佳状态,而且互为最重要、最优先的战略协作伙伴。同时,中俄友好合作符合双方国家安全的战略要求。
1.两国在安全方面有共同需要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边界连接最长的邻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中俄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对两国国内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不愿俄罗斯重新强大起来,因此要“遏制”俄罗斯,美国成为俄重振大国地位的最大障碍。俄美之间的矛盾和争斗不可避免,双方较量的重点在欧洲。对俄罗斯来说,同中国友好,有利于东部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使俄罗斯能集中力量对付来自西部和南部的压力,抗拒北约东扩的威胁以及西方对独联体地区的侵入。同样,美国也不愿中国强大起来,妨碍自己独霸世界,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重心东移,把颠覆中国作为重要目标,并在台湾问题和中国南海岛屿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强大压力。对中国来说,同俄罗斯友好,可以在北方排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东南沿海的外部压力。此外,中俄两国在防止伊斯兰激进组织势力对边境地区和邻近国家的渗透方面也有共同利益。
2.两国在国际方面有战略一致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两国也是世界大国,而且都是核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大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牵制的作用不会消失。对俄罗斯来说,为了重振大国地位,抵制美国发号施令,很需要同中国发展关系,借助中国来牵制美国,以便同美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而对中国来说,为了减轻美国的强大压力,维护国家利益,也需要同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借助俄罗斯来牵制美国,加强自己的国际地位。
同时,中俄两国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共同的认识,两国都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建立由美国发号施令的单极世界,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可以说,两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都有共同语言。
总之,中俄友好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符合双方国家安全战略要求。两国在拟订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加强中俄友好合作,使双方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并不断注入新动力、充实新内容,使两国的友好合作更上一层楼。
(王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