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口才课:实用珍藏版(畅销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安静的电梯里,要怎样说话?

天气好不好,周末去哪了,穿着是否好看……这些东西,我们真的不关心。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尼尔森·金

尼尔森·金在四十多年学术生涯研究中,对于社交有两个深入的体会:在会议上正经地与他人打交道,并不一定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时候,你想要给他人留下重要印象的时机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在这一瞬间,你需要组织起最精妙的措辞。

“我们总会在一些特别的场合遇到一些人,而我们需要让这些人知道,世界上有你这样一个人在做这样一些事情。”此时,你要怎么办?

尼尔森·金将这种对话称为“电梯演讲”:你要在不到60秒的时间内,从搭讪迅速地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将自己的为人处世呈现出来。他认为:“最尴尬的处境莫过于对方已经看出你想与他攀谈,但你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在美国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在电梯里遇到了隔壁实验室的一位学生。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有时候他会加入到我的项目组中。我很为他的积极惊叹,要知道这两个项目都是非常庞大的,而他竟然能够在两方之间工作得游刃有余,足以证明他很有能力。

但是,那天在电梯里,他的表现真是让我有些尴尬。他向我打招呼:“金教授,你好!”我微笑着回应了他,并准备好接下来我们之间的谈话。但可怕的是,他竟然在此之后一言不发,而我用余光瞄到他时,发现他已经紧张得满脸通红——他很可能在内心激烈地进行斗争:“到底要不要和他说话?要说什么?”

看着他窘迫的样子,我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下一秒,电梯门开了,他如释重负,我们互相说了“再见”,就结束了“电梯之行”。

不会在短时间内与重要的人物打招呼,不能在像电梯一类的狭小空间中与对方迅速展开交流,这是个人口才方面的短处。这些短小对话的目标是:当电梯门打开,你可以让这位专业人士停下来继续听你讲完,或者放慢脚步与你边走边聊,而不是说:“噢,不好意思,我要去那边了。”然后,你们重新成为陌生人。

在这三两句话的时间里,恐怕只有两种事情可以吸引一个陌生人,要么事情极其重要,要么非常有趣。你可以通过技巧性阐述,将不重要、没趣味的东西,重新包装得很重要、很有趣。但问题是如何规避,将重要而可能有趣的事情,被你三言两语间,弄得既琐细又乏味?

金教授认为,这一切都要从“功利心”开始谈起。

(1)注意“功利心”前提

在电梯里遇到别人,最正常、最安全的交往方式有:

●早上好!——沉默——再见!

●你好!——沉默——再见!

既然这种打招呼方式是最保险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找话题”?如果仅是因为我们想要削弱这30秒沉默的尴尬,那么大可不必,因为在电梯里没话找话远比沉默更可怕。

我们之所以需要在短暂的时间里与对方进行对话,是因为我们想要认识这个人,我们想要在专业领域中与此人有所联系——这是一种有“功利心”的交往,而电梯里的人之间打招呼则不需要这样做,你们完全可以谈论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东西。

(2)“留下印象”的目标

我们展开电梯交谈的目的是让对方走出电梯以后,还想要继续听你说,而更进一步的目标应该是:让对方对你有印象,对你的事业有兴趣,而下次再遇到时,你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展开讨论。

所以,在电梯里攀谈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试图让别人在第一次与你一起乘坐电梯时,就知道你的兴趣、专业、工作项目、目前成果状况——对他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而你在电梯里与对方打招呼的目的只是让对方对你有印象、产生兴趣。

(3)只谈论专业内容

基于以上前提与目标,你应该牢记这几个禁忌:不要聊天气,不要聊彼此的穿着打扮,不要聊周末去哪了,不要聊最近有什么大片上映。

一个不认识你的专业人士必然是很忙碌的,他为什么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去知道你对服饰的看法、对咖啡口味的意见、昨天你在哪里吃的饭?他又为什么要告诉你,圣诞节他要带孩子去哪里玩?

正如金教授所说的那样:“这些东西,我们真的不关心。”

如果你们针对这些无用的内容聊了几句,电梯到达,牛人即将离开,他对你最后的印象很可能是:“爱打听别人私生活的人!”下一次再见面时,很可能依然谈论“今天天气怎样”或者他干脆等下一趟电梯。

生活与工作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而电梯中打招呼时,你讲话的内容最好是工作领域。

(4)选对从容方式

电梯里打招呼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感觉与陌生人开门见山地聊工作,是一件突兀而难为情的事情。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个没有那么难的例子。两个初入公司的新人在打招呼时的样子。

甲:你好,我叫××,我是行政部的新员工,很高兴见到你。

乙:我是×××,我是业务部的新员工,真巧啊!

甲:是啊!我听说最近业务部正在进行针对A地区的深度拓展,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

乙:你也知道,A地区现在的形势比较微妙,因为这一地区……

甲:是的,我最近也在负责这一地区的工作,下一次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

(电梯开,两人离开。)

这样的打招呼看起来没有那么突兀,这是因为两个同公司的人相遇后交流各自的工作,原本就是一项增加好感度的默认值。即使你们是在喧闹的派对上相遇,做同一项工作的人在一起讨论研究,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正常”有一个前提:在心里将对方视为同事、未来的朋友,而不是师长,更不是陌生人,甚至竞争者。

(5)迅速进入同行交流模式的方法

此时,我们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是陌生人,两人要怎样迅速进入同行交流模式呢?这就需要另一个前提:对常在电梯里遇到、又真正想要结识的人,你应该积极地关注他,做好前期的信息储备。

金教授提到,自己在过去常用的方式大致是这样的:

金:早上好,××教授!今天怎么样?

对方:早上好!我很好,你呢?

金:感觉很好!我是××(姓名),是×××(导师)的学生,现正在××项目组。

对方:哦,所以你在学习××研究领域?

金:是的,我同时也在学习××(与对方有关的某主题)。

对方:噢,不错!(走出电梯)

金:见到你很高兴,××教授!

对方:见到你也很高兴,祝你在××(刚才提到的研究领域)进展顺利!

金:谢谢,再见!

整个过程不过花费了几分钟但却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而具体到每一次的电梯打招呼时,肯定会有很多变数,但其中有四项内容是不变的:

●你与面前的这个人不熟。

●但你想与他在专业领域有所联系。

●你在内心将其当成未来的同事/朋友。

●你真正地在关注他,并做好了信息储备。

你也许会问:这样的对话其实什么都没有说啊!的确,它什么都没有说,但你却通过这样的对话实现了三个最重要信息的无形告知:

●我是谁。

●我在做什么。

●我做的东西与你有什么关系。

传达了这三个信息以后,你们在第二次见面时的交谈就会更深入。当然,你不能指望所有专业人士在第一次就记住你——当他明显不记得你时,记得别尴尬,多重复几遍他总会认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