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医丛书:宋词与中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

卜算子

原文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解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眼波:眼房水,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眉:眉毛,为毛发的一种,中医称之为血余。

中医观点

眼波

【来源】眼波,又名眼房水。眼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毫升。

【功用】养阴润目,营养和维持眼内压。眼房水不断由睫状体产生,经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进入血液。房水产生及排出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养生提示

⊙眼波缘何被人猜

妙龄女子心地纯净,加之眼球表面薄薄的透明膜(结膜)未受到紫外线、粉尘等污染而透明,同时眼房水循环时受到光线的折射,从而使女子眼波流传,双瞳翦水,眉眼盈盈。《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西梁女王是:“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猪八戒看到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眼波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锈幕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以生动形象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妖怨情痴的神态。

眼波才动,为何被人猜呢?医学研究表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最能反映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变迁。当一个人兴奋或喜悦时,眼睛炯炯有神,顾盼生辉;心情抑郁时,则无精打采,眼神迷离;愤怒时,则眼目如电,似有一团火要冒出来;表达爱情时,则眼波汪汪,柔情似水。

正因为人的眼波,尤其是热恋少女的眼波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想,因而使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杨玉环之所以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她那秋波袭人的双眼大有关系。“临去秋波那一转,心荡神摇堪消魂”,这是《西厢记》中的诗句,张生在寺院里初遇莺莺小姐时,莺莺的一双“盈盈秋水”眼,使张生魂魄颠倒,意念情牵,心荡神怡。

爱情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恋中的男女,对异性特别敏感,眼波一转,瞳仁一动,立即会在爱情的湖面上留下层层涟漪,引起种种猜想,使人欲罢不能,给人以甜蜜的忧伤,温柔的折磨,沉溺于无尽的思念之中,当一个女子被异性吸引时,她的眼神也会随意中人而转动,脉脉含情地注视着所念之人,自己则进入一种妖羞状态,平添女性特有的妩媚与魅力。

迷人的眼波,包含着千般柔情,万种相思,令人如痴如醉,如甜如蜜,不是语言,胜似万语千言。

庆清朝慢

原文

踏青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

注解

这首词咏踏青,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酥:酥油。冰:冰凌。冰,化学式为H2O,是固态水12种结晶形态之一。自然界中的水,具有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状态。常温常压的液态的我们称之为水,气态的水叫水汽,固态的水称为冰。柳:垂柳。吴绫:吴地所产绫罗丝绸。

中医观点

1.酥油

【来源】酥油,又名酥酪、醍醐、琼酥,为牛乳、羊乳经提炼而成的酥油,其中用牛乳提取者名牛酥,用羊乳提取者名羊酥,古人认为牛酥胜于羊酥。《随息居饮食谱》言其“酪上一层者酥,酪上如油者为醍醐”。

【功用】中医认为,酥油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滋养五脏,补益气血,润泽毛发之功。适用于素体亏虚,虚劳低热,肺痿肺燥,咳嗽咯血,皮肤枯槁粗糙,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黄等。《本草纲目》言其“益虚劳,润脏腑,泽肌肤,和血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润燥充液,滋阴止渴,耐饥,养营清热”。《千金·食治》言其“补虚,去诸风痹。去月蚀疮,添髓补中填骨”。

2.冰凌

【来源】冰,又名冰凌,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功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大寒,无毒,入肺、肝、脾经,有退热消暑,解渴除烦之功,适用于外感发热,热病昏迷,中暑烦渴,酒醉神昏等。《本草拾遗》言其“去热烦”。《日用本草》言其“解烦渴,消暑毒”。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养生提示

⊙醍醐灌顶益身心

在我国牧区,酥酪是很普遍的食物。有一个成语叫“醍醐灌顶。”醍醐,实际是上酥酪上凝聚的油。“醍醐灌顶”意即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如唐顾况《行路难》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又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载:“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日华子本草》言醍醐“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可见“醍醐灌顶”无论是从治疗疾病的角度,还是从开启智慧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营养分析表明,醍醐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中含饱和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是属一种低蛋白高脂肪食品。在每百克牛乳所制的醒醐中,含蛋白质2.9克,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0.4克,钙97毫克,磷77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4毫克,烟酸0.1毫克,以及维生素A等。因而对于五脏亏虚、体质虚弱、虚劳发热、肺虚久咳、痰中带血、胃脘隐痛、大便燥结、毛发枯萎等,颇有效验。

由于醍醐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故《随息居饮食谱》言其“中虚湿盛者均忌之”,即凡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以及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及皮肤湿疹者均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