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协作理论

马克思研究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他特别强调社会内部的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都存在的,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却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他对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问题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工协作的理论体系。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是研究生产碎片化、价值链重组、产业集聚、产业分工、产业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理论基础,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垂直一体化、归核化、外包、产业的地理集中、地区专业化等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现象。

马克思将分工区分为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与个别分工。“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89页。其中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属于社会分工的范畴,与属于工场内分工的个别分工相对应。马克思认为协作是“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页。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分工协作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是:协作、分工和机器或科学的力量的应用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90页。

马克思主义的分工协作理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思想。

一 分工协作是商品生产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分工的存在,才使不同的商品具有了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分工既是交换的前提也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5~56页。很显然,马克思所讲的这种分工既包括商品内部的分工,也包括商品外部的分工。当商品可以由于内部分工而由不同的工人进行制造时,或者具有垂直关联的不同商品可以由各自的生产者进行生产时,不仅意味着生产者之间可能的分离,也意味着生产空间与时间上可能的分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产的碎片化或垂直非一体化。所以,马克思说:“一旦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扩展到某种商品的一个特殊的生产阶段,该商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就变成各种独立的行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91页。因此,在一定生产水平上的生产碎片化或垂直非一体化是经济组织形式的一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最初的力量就来自分工协作对生产力的影响。

二 分工协作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

分工协作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的一个重要论断。“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23~424页。分工提高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方法的专业化程度,这是知识循环累积效应的必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效率。而适合的组织可以将具有专业化优势的工人组合在一起进行劳动,这种经分工协作而形成的生产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这个生产力不是劳动者个体生产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在质上全新、在量上远超(原有劳动力)的新的形态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协作劳动既可以在同一时间,也可以在一定时间间隔下连续进行;既可以在同一空间,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在论证协作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不同分工的劳动在质上的联系与在量上的比例,即协作并非仅仅是数量的累加,而是追求内在功能上的互补与数量上的协调。“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03页。不论是产业的协调发展还是产业的地理集中、地区专业化,均需要做到功能互补与数量协调。优势产业能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往往取决于其与相关产业的协调水平。

三 分工协作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马克思认为分工协作与生产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分工协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页。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分工协作的程度与形式。“机器生产用相对少量的工人所提供的原料、半成品、工具等等的数量日益增加了,与此相适应,对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就越分越细,因而社会生产部门也就越来越多样化。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87页。垂直一体化与垂直非一体化,从本质上讲都是社会分工协作的具体形式,它们之间的演化也必然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从高度的一体化到各种外包的大量出现再到产业之间在新的意义上的再融合,其中就反映了分工协作与生产力的这种相互作用。因此,分工协作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产业组织的具体演化形态。

四 分工协作改变了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

分工协作将对工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分工的前提是工人的个体的差异,但是分工协作会强化这种差异,一方面会使工人更加依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得不忍受随着劳动力商品价值下降而日益加深的受剥削的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与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从而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即,分工协作形成了工人劳动力贬值与劳动效率提高之间的巨大矛盾。马克思是这样论述这个问题的,“终身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变成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因而他花费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76页。与此同时,“由于职能的简化,学习费用比手工业者要低。……由学习费用的消失或减少所引起的劳动力的相对贬值,直接包含着资本的更大的增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88~389页。因此,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资产与技能专用性的增强一方面会使产业获得分工协作带来的竞争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会使某个地区的某一产业因资源禀赋优势、技术优势、市场势力而深受分工协作带来的路径依赖与价值链锁定之累,这会限制产业内企业的集体创新,影响该地区、该产业及时的转型升级进而使其丧失竞争优势。

五 分工协作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基础

马克思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分工协作对规模经济的影响。一是分工协作可以降低商品中的可变资本,这是因为分工协作导致的劳动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商品的生产时间,“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总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4页。二是分工协作可以节约商品中的不变资本,这是因为分工协作将提高对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资料的投入,“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5页。三是分工协作可以在组织内部形成强大的激励,通过成员之间的竞争而提高生产效率,“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363页。马克思对分工协作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同时涉及了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工场内部的分工协作将对企业产生内部的规模经济,而当分工协作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产业、整个社会后,它就会对其中的每个企业形成外部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本质就是生产在按照一定比例与一定的数量进行集中后对内部的成员及整个经济体所形成的正的效应,而这种效应可以通过专业化、技术溢出与知识学习,可以通过降低中间投入,也可以通过内部的良性竞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完全解释了规模经济形成的这三个路径的全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