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婚姻与公共生活从混沌不分逐渐走向分离,同质化的、一体化的婚姻道德价值观念日益衰微,国家、社会、家庭对个人婚姻生活的干预日益弱化,个人的主体性日益彰显,自由度日益提高,契约精神日益凸显,婚姻逐渐向个人的私事发展。围绕此主题,本研究尝试使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主要如下。
(一)研究理论
马克思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述。一是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二是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论。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性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说明一方面,个人依赖于社会,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个人生存在社会中,所处的环境是无法选择和逃避的,无论物质生存条件和精神需求都要靠社会来满足。但是,个体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时,既实现自身价值,也改变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的现状,推动社会前进。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为个体生存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同时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个人的发展进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环境的论述,启示我们在分析婚姻时要关注国家、社会、家庭、人的互动。
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人类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需要。例如“文革”中的婚姻政治取向是人们对安全需求的写照,改革开放后人们择偶观念的物质化其实是生理、安全、自尊的综合需要。随着人们物质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择偶观念开始走出单纯的物质偏好误区,对个人内在因素的考虑日趋增多,最终走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综合考虑。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一种折射,也是中国人在生活和情感领域需求层次的逐步升华。
另外,对婚姻变化的梳理和分析会使用社会学、伦理学的知识,对“私事”相关概念的阐释要用到政治学的理论,婚姻观念与行为必然有特定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学知识的使用顺理成章,对婚姻变化背后的文化透视则会用到人类学的知识,所以本研究尝试使用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国家、社会、家庭、个人互动的方法。在互动中,展现婚姻干预因素的变化,个人婚姻自主程度的上升以及婚姻“私事化”的过程。
访谈资料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的婚姻当事人是鲜活的资料,他们的话语能直接、形象地反映人们对婚姻的感受,但是访谈要与文献材料互相印证,以消除访谈对象话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文献资料是过去的“凝固”资料,经过访谈资料的印证,其可信程度也得到验证,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互相印证合力使论文的分析更加接近事情的本来面目。
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问题的说明要有数量分析,这可以展现某一现象变化的趋势和覆盖面。还要有婚姻的定性分析,以案例为基础,抓住事物特征,利用一个点反映事务的性质和特征。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相结合,就能较全面地反映婚姻嬗变的特征和趋势。
观念与实践互动的方法。人们所想、所说反映的是观念层次的变化,在实践中,这些观念多大程度可实现,就需要考察人的行为。关注观念与实践的互动,可以体现观念的社会化和实践对观念的影响。
比较法。比较不同的区域、时间、阶层、性别、群体的婚姻嬗变特征,才能展现婚姻嬗变的复杂性,才能对改革开放以来婚姻嬗变特征定位。
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方法。梳理婚姻历史脉络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入手,婚姻文化的解读和意义追寻需要民俗学、人类学的视野,人是婚姻的主体,其心理反映出人对婚姻的认知,这会用到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婚姻嬗变背景也离不开政治学的知识,可见多学科的综合方法运用也顺理成章。
总之,本研究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沿着如下线索层层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和婚姻的关系逐渐松弛,婚姻成为以家庭领域为主的私事,同时个体自主、自决的程度逐渐增强,婚姻日趋向个人私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