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自然人机交互
“那些不为人所察觉的技术,影响最为深远。”
“它们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不分你我。”
——Mark Weiser,1952—1999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的高级工具。人们将计算机广泛用于计算、控制、监测、办公、娱乐等领域。除了计算、存储、通信等工作任务,人与计算机间的交互方式也一直在改变,甚至引领相关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以命令行界面为主要输入/输出手段,专业的程序员与计算机间通过命令语言、键盘进行交互,了解运算过程及结果。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Sutherland发明了菜单、窗口、图标,并采用光笔绘图。Engelbart在1963年发明了鼠标。20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在Alto计算机上开发了图形显示技术。之后,Apple公司开发了基于鼠标和图形界面的Macintosh计算机。此后,人机交互开始进入了图形用户界面阶段。
为计算机增加传感手段,使其能够像人一样感知周围的环境、用户的反应等,并能像人一样与用户自然地交流,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VPL公司在1982年开发了用于手势输入的数据手套。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光笔交互等技术也已日趋成熟。近年来,微软的Kinect、LeapMotion 3D摄像头、谷歌眼镜等更加自然的交互手段先后推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也逐渐投入使用,原来那些在科幻电影中的镜头已日益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