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摄影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 摄影画面构成

摄影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组织、结构。那么摄影画面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拍摄时一般应如何应用与处理它们?下面分别阐述其作用和处理方法。

1. 主体

定义

主体是摄影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形象,又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和兴趣中心,是组织画面的依据,它可以是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某一组对象,一幅作品中只能有一个主体。参见图3-13。

图3-13 艳丽。

作用

①体现主题思想: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突出主体能给观者鲜明的印象,使观者能正确理解照片的内容。

②画面的结构中心:主体是画面的结构中心,有利于集中观者的视线。

处理

①位置:一般将主体安排在靠近黄金分割点,往往比较醒目。

②面积:给主体较大的面积优势。

③对比:通过明暗、色彩、虚实等对比来突出主体。

④其他:通过统一画面中的一些变化和视线的引导以及景深大小等因素来突出主体。参见图3-14。

图3-14 国庆。

2. 陪体

定义

陪体是拍摄者选取的用以辅助主体表达内容的人或景物。

作用

①辅助主体完成主题思想的表达。

②增加画面的信息量,使画面更自然、更生动。

③使画面造型更丰富,更具形式美。

处理

陪体的安排应以不削弱主体的表现为原则,主体与陪体不能均衡,以防主次不分。在画面中主体应突出醒目,陪体应简洁适度,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色调安排、线条走向等方面都要与主体配合,不能喧宾夺主。有时候画面中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也可能不需要有陪体。参见图3-15。

图3-15 秋忙。

3. 前景

定义

在主体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作用

①渲染主题,具有概括性。

②增强空间感,强化主观地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均衡画面。

④加强画面的装饰性。参见图3-16。

图3-16 秋日长城。

处理

①运用前景要掌握分寸,不要为了单纯追求前景,而忘了主体形象和照片要表现的主题。

②不要生硬地运用前景,有些画面不需要前景。

4. 背景

定义

处于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

作用

①烘托主体,增强主体形状和轮廓感。

②交代环境,点化中心。如环境人像一般利用大景别,环境包容多,从而体现人物的个性、职业特征。

③帮助构图,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均衡感等。参见图3-17、图3-18。

图3-17 社火队伍。

图3-18 沂蒙人家。

处理

①当背景能点化主题时,则可强调背景使其醒目。

②如背景无助于点化主题时,则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图3-19 硕果。

③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明暗、色彩、动静、虚实等对比,使主体形象鲜明突出。

A.影调、色彩变化:a.主体亮,背景暗;b.主体暗,背景亮;c.主体有明有暗则使背景呈中间调或明暗相对;d.利用不同的色彩区分主体与背景。

B.虚实变化:a.利用大光圈,且让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b.用长焦镜头拍摄;c.借助大气现象或特殊天气。参见图3-19。

5. 留白

留白是照片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运用空白,一是为了突出主体,二是为了创造画面的意境。空白留取面积大小,视表现主体的需要而定,整幅照片中的空白,分散在实体周围,不要面积相等,以免呆板,“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这也是摄影者考虑照片空白时可参考的一种处理方法。参见图3-20。

图3-20 远方(天空留白)。

6. 线条

发现线条

点移动的轨迹组成线条,线条对摄影画面的构图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善于发现线条。

①直观线条:乡间小路、门缝、投影、篱笆、树枝、队伍等。

②虚像线条:视线、情节交流线等。

理解线条

线条能加强照片的意境和气氛,不同的线条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①直线:具有坚强、有力、舒展的感觉。

②水平线:有平坦、开阔、稳定、平衡的感觉。参见图3-21。

图3-21 台阶(水平线)。

③垂直线:挺拔、严肃、庄重、希望。参见图3-22。

图3-22 庄严之柱(垂直线)。

④斜线:有运动、兴奋、不稳定的感觉。

⑤曲线:流动、顺畅、优美、柔和的感觉,被人们称之为“美的线条”。参见图3-23。

图3-23 夜光曲(曲线)。

利用线条

①表形:形状的轮廓就是线,轮廓线在画面中是区别不同形象的基本条件。

②表意:不同的线条会引起不同的联想,线条具有象征性。

7. 色彩

基本常识

①色泽:某一色彩的颜色和光泽。

②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③饱和度:色彩的纯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饱和度越低,色彩越接近灰色。

④摄影三原色:红、绿、蓝,它们等量相加可产生白光。

⑤补色:从色光角度说,两种色光相加,能产生白光的,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

⑥色温:不同光源的色彩含量,计量单位为开尔文(K)。

⑦产生物体色彩的因素:a.物体本身的色彩;b.光源的色彩;c.环境的色彩。参见图3-24。

图3-24 多彩水果。

色彩构成

①暖调构成:主要选用红、黄、橙等暖色组成画面,使这些色彩在画面中占据支配地位。暖调画面给人以温暖、热烈、兴奋、进取的感觉。参见图3-25、图3-26。

图3-25 小花。

图3-26 秋色赋。

②冷调构成:选用蓝、青、蓝绿、蓝紫等冷色构成画面,给人以清雅、凉爽的感觉。参见图3-27。

图3-27 长城内外。

③对比构成:将对比效果鲜明的色彩配置在一起,给人浓郁、强烈的感受,如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等。参见图3-28。

图3-28 花季。

④和谐构成:选择相近色、同类色和消色构成画面,使色调显得和谐统一。参见图3-29。

图3-29 水果。

⑤重彩构成:用色彩艳丽,饱和度高的色调配置,会使画面浓重浑厚,色彩效果夺目而强烈。参见图3-30。

图3-30 红旗。

⑥淡彩构成:用明度高、颜色淡、饱和度低的色彩构成画面,可以营造清雅、舒展的效果。参见图3-31。

图3-31 白桦林。

⑦消色构成: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任何一种消色与其他色彩配置在一起,都会使画面中的色彩趋向和谐。参见图3-32。

图3-32 门。

⑧利用重点色块:在统一基调的画面中配置一小块对比明显的色彩,这一色块受到周围色彩的烘托会显得非常醒目,它往往是画面的主体。参见图3-33。

图3-33 含苞待放。

色彩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①色彩的应用要有目的性,即为表现主题、表情、达意,而不能因表现色彩而表现色彩。

②色彩的应用要有整体的观念,从大处着眼,使多样性的色彩有统一的感觉。在同一画面中色别不宜太多。参见图3-34。

图3-34 大地如织。

③画面要有一个基本色调,这是主题、情感的倾向,也是色彩整体性表现。参见图3-35。

图3-35 泊。

④要注意冷暖色调的对比、配置。

⑤在画面的色彩处理中,大的块面要清楚,也应有主次。

8. 影调

影调,是摄影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的表现,它是黑白摄影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

几种影调层次处理模式

①硬调:相邻影调间过渡层次少,明暗对比强、反差大,给人明快、粗犷的感觉。参见图3-36。

图3-36 皖南民居。

②软调:以中间过渡层次为主,反差弱,给人柔和的感觉,利于表现质感,画面平淡。

③中间调:影调明暗对比、反差适中的画面,往往有缺乏创意的感觉。

三种基本影调

根据照片的基调,从总的方面以明暗总结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

①亮调:也叫高调,大量运用白和灰色影调,只有很少部分的暗影调构成的画面,给人轻松、明快、纯洁的感觉。参见图3-37、图3-38。

图3-37 丹麦馆。

图3-38 小憩。

②暗调:又称低调,大量利用黑灰的影调,只有少许亮影调构成画面,给人肃穆、凝重、神秘的感觉。参见图3-39。

图3-39 华灯初上。

③中间调:在最常见的光线下摄影时所产生的影调效果,也叫灰调、一般调。参见图3-40。

图3-40 门雕。

影调的作用

①强化或弱化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感,如暗前景、亮背景。

②强调线条、形状、质感等构图的诸多因素。

③组织视觉重点、突出主体。如时装摄影中的暗背景亮主体。

④烘托气氛,创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下雪时的白影调给人轻飘的感觉,而夜晚的黑色则使观者觉得沉重。参见图3-41。

图3-41 夜色。

⑤丰富画面结构、均衡画面。

在进行影调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根据被摄对象的特征确定画面的基调。如拍摄煤矿工人时,用暗调可显示出工人的力量和职业特点,而拍医院中的护士则可运用亮调来表现。

②影调配置要完美地突出主体。如果主体是深色调的则应选择浅色调的背景来配置,从而使主体形象完整清晰。

③避免黑、白、灰影调的等量分布,防止色块的零乱,画面的影调安排应有主次之分。

④一幅黑白画面,一定要有最黑和最白的两极影调,黑的区域要黑得纯正,白的区域要白得分明,中间有适度的灰,这样的画面才有黑白摄影的韵味。参见图3-42、图3-43。

图3-42 江南民居。

图3-43 飘渺。

9. 呼应

呼应是指画面中的主体与陪体,在视觉上或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联系,而使画面显得均衡,并使主体突出。在表现被摄对象之间的呼应关系时,还要注意怎样使画面均衡。均衡,就是一些摄影家常说的“小小砝码可压千斤”,均衡并不等于绝对平衡。画面均衡,才能给人平衡的感受。

呼应的基本手法有两种:

①利用实体呼应:画面中有真正存在的被摄实体作为陪衬,与主体相呼应,取得构图的均衡。

②利用虚体呼应:云、雾、明暗影调以及一块色彩等。与一般的被摄体不同,它们常常在不断变幻之中,但它们在构图上同样能与画面里的被摄主体相呼应,获得画面上的均衡,成为画面构成上一个积极的因素。参见图3-44。

图3-44 白桦林与白云。

10. 对比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方法,也是表现事物存在状态的有效途径。所谓“全白非为白,有黑方有白”讲的就是对比的手法。对比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因素的比较,对比法则是艺术的辩证法则,广泛应用在各种艺术门类中,在藏与露、写实与写意、明确与朦胧、质朴与华丽、具象与抽象、雄浑与纤细、简洁与复杂等对比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摄影创作中,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会增强画面的艺术冲击力。对比是摄影构成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使画面显示出生动的效果。相反,如果缺少对比,画面就会显得平淡、单调。

对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大小对比、动静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新旧对比等等。参见图3-45、图3-46、图3-47、图3-48、图3-49。

图3-45 亲情。

图3-46 高跷队。

图3-47 同路人。

图3-48 套娃。

图3-49 牡丹。

要形成对比效果鲜明的画面,就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对比因素,并借助于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加以表现,同时要与自己的构思相统一。在运用对比时,要从实际出发,从内容到形式巧妙地加以利用,在同一画面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几种对比形式,从而使画面更加完美而生动。

本章思考与作业题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1)前景;

(2)色泽;

(3)明度;

(4)饱和度;

(5)摄影三原色;

(6)色温;

(7)影调;

(8)硬调与软调;

(9)亮调与暗调。

2. 简答题:

(1)构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根据画面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哪些景别?各有何特点?

(3)选择拍摄方向和摄影点高低主要依据是什么?

(4)如何突出画面主体?

(5)陪体在画面中有何作用?

(6)前景在构图中有何作用?

(7)如何处理背景?

(8)简述你对不同线条的感受。

(9)列举摄影色彩构成的种类及特点。

(10)色彩应用要注意哪些问题?

(11)简述亮调与暗调给人的感受。

作业题

1. 选择一个人物或物体进行研究并分别进行拍摄:

(1)变化拍摄景别(远景、全景、近景、特写);

(2)变换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

2. 选择一个制高点俯摄一个大场面(市场、集会、风光等)。

3. 拍摄前景画面一幅,体现前景的作用。

4. 拍摄体现线条作用的画面2-3幅。

5. 拍摄如下色彩构成画面:

(1)暖调构成;

(2)冷调构成;

(3)重彩构成;

(4)淡彩构成;

(5)和谐构成。

(6)消色构成;

(7)对比构成;

(8)重点色块构成。

6. 拍摄具有鲜明基调的彩色作品二幅。

7. 拍摄高调和低调画面各三幅。

8. 拍摄一组体现对比手法的画面。

9. 拍摄表现空间、质感、立体形状的照片各一幅。

10. 拍摄一组叙事的照片。

11. 运用夸张手法拍摄一组照片(注意角度、距离、镜头的运用)。

光影鉴赏

五花马 张文海 摄

该作品通过恰当的曝光创作出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摄影画面,表现出了天空云彩反射在梯田中的色彩,画面简洁、冷暖色调对比鲜明,是一幅光影效果独特的摄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