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慈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慈善事业是充满人道关怀的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由吴忠市编纂的《长河大爱——宁夏黄河善谷吴忠慈善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喜得付梓,这是宁夏打造黄河善谷战略构想阶段性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不仅对研究慈善事业、宣传举善兴业、建设黄河善谷赋予了新内容,也将对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善行天下的博爱精神、参与发展慈善产业、造福身障人士和贫困家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世世代代传颂的行为规范之一。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财富的大量积聚,许多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慈善家和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愿意把自己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共同分享,走先富帮后富之路,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推进慈善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宁夏经济社会取得了日新月益的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少雨、资源匮乏、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恶劣,仍有近百万贫困人口生活在喝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的地方,有35万人居住在不适宜生存的地方,还有18.1万生活困难的身障人口急需救助,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问题,事关宁夏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2010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同志到宁夏工作以来,在深入中南部地区调研时强调:“不要把残疾人多完全当成一种包袱,要换个思路,想办法将其变为促进发展的优势,兴建慈善园区,实施特殊政策,着力打造慈善家、企业家投资兴业、扶贫济困的道德高地。”2010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充分酝酿和反复论证,从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了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提出要依托黄河金岸建设,布局若干个慈善产业示范基地,联结成分工协作密切、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效益明显的慈善产业长廊,形成企业招善引资的政策洼地、践行社会责任的道德高地和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辐射带动全区慈善兴业、和谐发展、共同富裕。黄河善谷战略构想的提出并实施,是把传统的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发展型造血慈善,是对黄河金岸内涵上的丰富和外延上的拓展,对于宁夏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造黄河善谷,无论从立意还是实效,已得到了全区上下的广泛赞同。吴忠市作为宁夏黄河善谷战略构想的起始地,肩负着“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做好示范”的主要任务,率先规划建设了弘德、立德两个慈善工业园区,创新推出了十大优惠政策,搭建了宁夏黄河善谷吴忠慈善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了规范透明的慈善基金会,促进了招善引资和项目建设,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计生活。吴忠市在打造黄河善谷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行动,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也有力印证了慈善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黄河善谷,惠存黎庶。我们欣喜地看到,宁夏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理念和做法在国内外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在宁夏视察工作期间,对我们打造黄河善谷的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河善谷进行了聚焦报道,这对起步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是鼓励,对渴望发展的宁夏及宁夏人民更是激励。通过坚持不懈地打造黄河善谷,整合各类资源,引进大批产业项目,在宁夏这方热土上必将不断催生新的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泽惠更多的人民群众,宁夏人民一定会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向全面小康。
是为序。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