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经活学活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4章 智

原文

樗里、晁错俱称智囊,一以滑稽而全,一以直义而亡。

盖人之不可智用之,过则怨集而祸至。故宁武之智,仲尼称美;智不如葵,鲍庄断趾。

士会以三掩人于朝,而杖其子;闻一知十之颜回,隐于如愚而不试。噫,可不忍欤!

译文

樗里、晁错都被人称誉为“智囊”,前者因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得以保全性命并得到善终;后者因性情耿直、仗义直言而被腰斩于市。

人不能没有智谋,但凡事都施用智谋,则会引起很多人的抱怨,而招致灾祸。所以孔子称赞宁俞善用智谋,而认为被砍断了脚的鲍庄智慧还不如秋葵。

士会用杖打其子,是因为他才疏学浅却炫耀于朝廷;颜回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可是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拙笨。有智慧的人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到大智若愚,才能不断地增长智慧。

活学活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人不能没有智慧,但也不能因为有点智慧就满世界张扬,处处用尽心机。真正的智者,往往大智若愚,外表看起来平平常常,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其实,其内心却充满智慧。这样的智者往往能在你争我斗的社会中无所约束地生存,在该糊涂的时候,比愚者更愚,该明白事理的时候,心灵清澈。

唐初重臣李渤,本是李密的部下。而在当初起兵时,李密与李渊父子之间,是勾心斗角的两部,只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他才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渤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安排了这样的行动:把他“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地理人口图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邀富贵而属“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的感慨,认为李渤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

李渤效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后心怀怨恨,不久竟又反唐,事未果而“伏诛”。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渤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唐天子的面子,是李渤的一种愚忠,实际李渤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之”,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从此李渤更得朝野推重,恩及三世。李渤采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一般不信任直接对己的甜言蜜语,而相信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即侧面观察的结果。尤其是迎合了人们一般普遍地喜爱那脱离于常人最易表现的忘恩负义、趋吉避凶、奸诈妄为的人性弱点,表现出来的是具有丈夫气概的认同心理,看似直接,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成功处世的典型。

断章取义:

有一句名言: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事,就要像钱币一样,“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处世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这样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