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工业4.0的思维方式:颠覆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3)
未来智能工厂生产的家电产品,一切由消费者来决定。无论是家电的尺寸、颜色,还是性能参数与零件类型,都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选择进行配伍。工业4.0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消费者将与智能工厂实现全程无障碍沟通。虚拟可视化技术,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工厂的网络目睹整个设计、生产、安装、运输流程。你可以像看科幻片一样,见证智能机器人怎样快速灵巧地将你选好的一个个零部件安装在个性化定制的家电上。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繁荣,消费者对个性化消费的期盼也越发强烈。尽管家电企业纷纷触“网”,与互联网企业进行跨界整合,但家电产品的“私人定制”还只是业界的美好愿望。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但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行业的用户思维更多还是强调精准营销。虽然这里面包含了个性化消费的因子,但没有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的技术支持,真正的个性化消费时代也没法真正降临。
工业4.0的问世,将为个性化定制模式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企业决定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消费者决定产品”的智能生产模式给取代。这对企业与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从企业的角度说,工业4.0将消除它们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无形障碍。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前,企业最头痛的是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难以被便捷高效地转化为准确的用户数据。企业只能采用问卷调查等低效率的方式,来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消费者总是抱怨产品的功能与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对消费者的偏好了解有限,难以及时跟进需求变化。
更多时候,企业是用类似赌博的方式来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的。如果新产品恰好符合企业“预测”的消费者需求,就可能大获成功。反之,则会昙花一现,白白浪费资金与人力。不少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就是因为错估市场而淡出人们的视野。
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突破了这个瓶颈。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实时跟踪采集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并借助智能软件分析出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与消费偏好。掌握准确的情报后,企业就可以执行个性化定制模式了。这些高科技成果为企业向个性化生产与个性化营销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性化生产的最大阻碍是,无法利用流水生产线实现规模效益。因为在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中,“柔性”(多样性生产)和生产效率是相互矛盾的。
传统工业生产线主要用于标准化的单一型号产品。通过专用设备与工艺程序化实现高效率的大批量生产,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由于这种生产方式对设备专用性要求高,难以生产多品种的小批量产品。在工业3.0时代,人们是通过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来解决这个矛盾的。柔性生产线运用计算机来调控多种专业机床,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调整生产方式,从而使得多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抗衡。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成熟,工业生产的“柔性”将进一步提高。多品种个性化定制产品,也能在智能生产线上实现大批量生产,彻底解决柔性与生产效率的矛盾。个性化生产模式的出现,打破了束缚个性化消费的最后一个技术瓶颈。
从消费者的角度说,只有到了工业4.0时代,才能实现彻底的个性化消费。
在企业决定产品的时代,产品附加价值的高低往往比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影响生产者的决策。虽然个性化定制能最大限度地契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但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与较弱的大众普遍消费能力,使得企业不敢轻易将个性化定制当成主要生产方式。
所以说,当大众普遍消费能力不够强的时候,大批量生产个性化定制产品只是消费者的梦想。唯有大幅度提升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有效降低其成本,才能让更多消费者满足这种更高级的消费欲望。
工业4.0时代的个性化消费,可能出现以下三种变化。
第一,多样性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主流。
尽管共同消费依然存在,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日益细化,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企业把发展个性化生产提升到日程上去。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在研究智能汽车生产线,以便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同时制造不同类型的汽车。
第二,个性化产品的功能走向集成化。
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一揽子解决”方案,巴不得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个性化定制产品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而是一连串相关产品集合而成的个性化套装。例如,工业4.0时代的房地产商不仅出售房子,还提供全套的个性化装修服务。
第三,交易方式的便利化。
互联网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让消费者能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下单及支付,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在工业4.0时代,个性化消费的交易方式将变得更加方便。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到最初的定制中,还能随时关注产品生产的进展。
以家电业为例。消费者可以让企业把电视logo改成自己设计的标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开机画面、系统配置、软硬件维护、售后服务等定制内容。
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被CPS融为一体,工业4.0时代的智能工厂成了一个消费者可以参与深度定制的“透明工厂”。在虚拟可视化技术与智能网络的帮助下,企业的数据中心会把整个定制化生产流程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例如,家电的原材料是否采购到位,颜色涂装是否完成,零部件组装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发货上门,系统都会及时反馈给参与定制的消费者。
总之,消费者可以借助产业物联网与企业直接沟通,跟踪个性化生产的全过程。这也是个性化消费的应有之义。
工业4.0的个性化消费模式,对企业的个性化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消费者提交订单开始,企业内部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就要随着消费者订单贯穿始终。在用智能生产线提升制造效率的同时,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管控能力,与消费者的全程互动沟通能力,都需要全面升级。此外,智能工厂的决策方式也不同于网上零售业。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也必须围绕着个性化生产与个性化消费做出大幅度的变革。
5.重营销轻制造的互联网经济即将落后
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曾经于2014年7月25日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的报告。中国的智能设备总量、网上商城交易额、百度引擎搜索量、社交应用软件“微信”的应用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有6.32亿网民,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中。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经济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到2025年时,互联网经济对中国GDP增长总量的贡献率可能会达到7%~22%。这意味着中国的GDP总量将因此每年增加4万亿~14万亿元人民币。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用iGDP指标来衡量互联网经济在各国的分量。其中,中国的iGDP指数于2013年年底达到4.4%。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了美、法、德等发达国家。
由此可见,互联网经济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在这股浪潮的带动下,中国的许多产业将被互联网重新整合,经济结构也会随之改变。
就在中国凭借互联网经济洪流大踏步追赶发达国家的时候,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又在德国率先吹响。面对接踵而至的工业4.0革命,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可能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假如不能及早正视这个隐患,中国可能在互联网经济泡沫中糊里糊涂地从领先者变成落后者。
小米与阿里巴巴就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小米创始人雷军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很快被互联网行业争相热炒,甚至连涉足电子商务的传统行业,都在追捧神乎其神的“互联网思维”。
毫无疑问,互联网思维的传播让许多新兴企业找到了迅速发展的方向。例如,贩卖坚果的“三只松鼠”与干果电商品牌“槑完槑了”,都采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但这也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不足之处——重营销推广而轻技术研发。
对虚拟经济的投入远高于实体经济,曾经是欧美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金融业与零售业插上了翅膀。这些科技含量不高但利于迅速聚集财富的行业,很快将经济效益相对较弱的传统制造业甩在了身后。
长期畸形发展,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脱节。制造业的萎缩与“去工业化”潮流,让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充满了隐患。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雄辩地证明了虚拟经济的脆弱性。这也是德美等国相继倡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
就在德美等国试图将制造业升级到工业4.0阶段,大多数中国企业还盯着火爆的互联网思维。
中国的“互联网思维”无疑对互联网经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其中的用户思维与跨界思维,深刻反映了互联网的开放精神。用户思维促使着广大企业设法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跨界思维则驱使着互联网公司将触角延伸到原本不相干的产业领域,传统行业也根据这种理念积极拥抱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无论哪种模式,都体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第四次工业革命追求个性化生产与个性化消费,并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互联网思维也包含着某些工业4.0的萌芽。但对于工业4.0最核心的智能制造等内容,互联网思维的倡导者们却罕有涉及。
中国的“互联网思维”立足于用互联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来扩大营销推广能力,而国际上的“工业4.0”则立足于用智能制造体系来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
机器人与智能化设备并不是现在才发明的。但有限的普及率与智能化程度,让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工业3.0依然以人工控制生产为主。如今,发达国家的工业科技已经积累到了质变阶段,完全由机器人自动运作的智能生产线已经在少数工厂投入使用,这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
互联网经济还在飞速席卷全球。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行业,都将被接入互联网体系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在线交易与物流配送为核心竞争力的网上商城,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展之后继续维持着领先优势。
诚然,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企业掌握了海量的用户信息。它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营销。尽管传统制造业可以生产出科技含金量更高的产品,但缺乏比互联网企业更为便利的营销渠道与交易方式。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先天劣势依然存在。然而,这个看似不可颠覆的法则将被工业4.0彻底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