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参加工作(2)
1974年3月,县委为培养年轻干部从县直单位选了一批干部到十四个乡镇的钻机队任指导员。我被安排到寻寨乡钻井队任职。原来我在水利局的主要工作是探定井位,现在是直接领着钻 井工人钻孔打井,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考验。按当时组织部的要求,钻井队业务工作由机长负责,指导员主要负责政工 工作。尽管是这样要求,我临到钻井队之前还是”临阵磨枪“,利用晚上时间突击”啃“了书本,学习研究了钻井工作的机械原 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同时对如何做好政工工作也进行了认真准备,当时还真的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从小是听着王铁人的故事长大的,对钻井事业十分向往,对铁人 精神充满了由衷的敬佩。所以当时我就暗暗告诫自己,要像铁人那样工作,要像铁人那样带好钻井队伍,决不能让组织失望,给 水利局丢脸。
我到寻寨钻井队后的第一次全体会,就提出要以学铁人精神做好钻井事业,确保为群众多打优质井。当时的机长杜书元非常赞成我这个主张,杜书元机长有个绰号叫”杜别子“,但他 ”别“在工作上,”别“在事业上,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干,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到。对同志要求严格,批评人直言不 讳,但同志们有了事、患了病,他却像春天般那样温暖,那样关怀备至。由于我们俩有相同之处,所以在一年多的相处中,我们 关系甚密,是一对好兄弟、好搭档,我特别欣赏他本身就具有的那种王铁人的精神风貌和干工作雷厉风行且又严细认真的行事风格。
一次在沙里王打井另移井位时,大伙准备停当,正要准备起架,杜书元机长突然发现一直是”顺穿“的油丝绳,有的是”花穿“的,他立即命令工人停下,重新换大油丝绳。这时有人嫌麻烦,不以为然,杜书元同志坚持换绳。事后,有经验的老工 人说,如果当时不换绳,井架起来后,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不但要重起井架,费时费力不说,后果轻则摔坏井架,重则会有人员 伤亡。杜书元就是这样,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细节,即使井架某个销子上的小别针没别也不能开钻,尽管那样影响钻孔进度, 但坚决不能留安全隐患。抓住这事,我在钻井队开展了以铁人精神为旗帜,以杜书元机长为榜样,精细施工,杜绝事故,争分夺秒、高产稳产的活动,注意把政工工作寓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之 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机台当指导员一年多的时间内,我们钻井队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机械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受到公社和水利局领导的好评。
钻井队野外作业,人员的思想波动有时比较大,要配合机长加快打井速度,就必须使队伍有凝聚力,就必须营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和谐环境。
因此,我在担任指导员期间,注意观察职工的一 举一动,平时看状态,工作看表现,走路看姿势,吃饭看情绪。通过职工的行为举止判断他们的思想情绪和变化,遇到问题及时 开导。
有一天,一名职工一上班,我就发现他的情绪很低落,而且心事重重的样子,经过询问了解得知,他是因为介绍了个对象,对象嫌他长相平平而告吹。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这名职工足 足谈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说得他破涕为笑,放下了思想包袱,又劲头十足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为使职工牢固树立为人民钻井,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意识,我和杜书元同志商量后,结合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提出要用毛泽东思想统率业务,千方百计提高质 量管理的意见,整个机台全面落实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每次开钻前,根据物探测定的地质情况和钻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 真组织大家学习《钻井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中,根据钻井进度,制定应急技术措施和方案,并推行实施了大班全天住井制, 副司钻坐岗制,从而使钻井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由于我们钻井进度快、质量高,引起了县领导对我们机台的关注。当时的县委书记刘义民亲自到机台看望我们,当时我们给尧头农场打外援 井。我满手油污,没来得及擦洗,就被”平民书记“握住了双手。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和县里的”大官“握手,这既是 组织上对我任机台指导员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机台全体员工的莫大鼓励。
06赴唐山抗震救灾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采取并实施国家级的救灾政策,实行了以解放军为主体、各专业抢险队伍大力协同、现 场救护和以邻近轻灾区及外省市为强大后方的救援体制,展开了大规模的救灾工作。
8月6日,也就是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八天,我县按省地要求,迅速抽调人员组成了抗震救灾队伍。我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唐山地区滦县何庄乡清理已被淤塞的机井,恢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时,我县县团总指挥是县革委会副主任范国光,范国光同志是个生活严谨、话语不多、想事周全、作风干练的干部,他 在任期间和当时的县委副书记许庭印同志一道,为我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在范国光同志亲自动员、 精心组织和身先士卒带领下,我县赴唐抗灾救灾大军日夜兼程浩浩荡荡向唐山挺进。
在赴唐山的路上,满载着救灾物资,满载着救灾人员的滚滚车流一眼望不到边。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远距离大规模的外援工作,作为援建大军的一员,甚是激动和兴奋,心中油然升起一 种庄严感和使命感。我们在进入唐山地震波及的县市的公路上,发现柏油路面上出现了一道道蚯蚓状裂纹,小的如麻线,大的似 草绳,这是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情景,大家感到不可思议。中午十二点,我们行至天津郊外,虽然天津城遭到轻度破坏,但从 倒塌的瓦砾中,我们也看到了大地震的狰狞惨烈。我们在行进中只在车上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就又向唐山方向行驶。到了唐山南郊已是下午四点,但见万世浩劫之后,闻名遐迩的美丽煤城已不 能够称其为城市,满目残垣断壁,放眼废墟相连,还依稀可见刚刚掩埋过的集中连片的新坟墓。
到达目的地滦县何庄乡所在地后,已是下午七点。下车后, 在当地公社领导同志的引领下来到早划定的居住区域,大家七手八脚紧张有序地搭建帐篷、埋设锅灶。县团领导立即召开会议进 行分工,研究具体抗灾事宜。
第二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抗灾救灾工作,我们县团分成若干掏淤小组,携带工具深入到农田机井处开始作业。所谓作业就是用辘轳将人送到井内,靠人工清挖装筐,再摇动辘轳将淤泥一筐一筐送到地面。此活既是一个体力劳动较重的活,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活。因为当时整个唐山余震不断,余震有时竟达6级以上。在井下作业时如果遇到余震,必须迅速用辘轳将下井人员提上来,不然井壁破裂会砸伤施工人员,也会被突然冒出来的水所淹没。 我当时在县团政办负责文字和对上汇报工作。工作之余,我也会到连队和掏井工人一同下井掏挖淤泥。有一天上午,我正在井下 作业,忽然余震袭来,井上人员立即摇动辘轳往上拽我,尽管配合默契,但还是拽慢了点,井下的水刹时淹没了我的膝盖。尽管 余震不停,井水上升很凶,但我并不太紧张,一是当时我年轻气盛,有点愣劲,二是来唐山之前,在县里已搞过培训,早有思想准备。事过之后,回想起来其实也感到后怕,要不是提升得快, 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我县组织严密,再加上所派人员吃苦精神强、施工作风硬,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县就顺利完成了市下达的 工作任务,于1976年10月21日全员撤出凯旋而归,县里还在县大礼堂为我们召开了庆功表彰大会。
这一特殊的经历,特殊的锻炼,特殊的感悟,足以使我铭记一生,感慨一生,受用一生。一是忘不了那种特殊的环境。路过唐山时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废墟,简直就像超级垃圾场,唐山郊 外一座座新坟就像二十多万尸体集中掩埋场。再就是余震频繁,危险多多,余震竟然达到五六级,逼迫你站立也需要找地方。特 别令我难忘的是路过唐山时所看到生者那种无奈、麻木和绝望的目光。二是忘不了那种超常的艰苦。我本是农村出生的人, 应该说,艰苦的生活是经受过的,但在唐山救灾期间的”苦“和”险“是超乎寻常的也是刻骨铭心的。三是忘不了那种使人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源泉。人们在什么时候最超脱、最彻底、最无畏呢?应该是在无私的时候,无私的思想又只有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才能充分展现。当你看到满是废墟、满是无助的目光时, 当你看到一个好端端的城市和好端端的乡村被顷刻之间夷为平地时,当你看到到处是地震留下的斑斑伤痕时,你不会再有什么东 西是不可放下的了,你只能站出来、冲上去,你只能咬着牙坚持着、拼搏着,用你对灾区人民的爱,用你的忠诚去帮助去拯救灾 民于水火。我想,再没有比这个更光荣、更自豪、更有价值的了。虽然很多人没有机会亲自参加亲自感受唐山的抗震救灾,但我相信,倘要亲临其境,也肯定与我们一样,有同样的良知、同 样的忠诚、同样的作为和同样的感悟。
07一人办简报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我人生的一面旗帜。在人生路上什么情况、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也可能遇到,但只要对社会、对人民的事业有益,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前行。
1975年,是新河史上机井建设的鼎盛时期,人工打井、机械打井之多,参加人员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情况、指导面上的工作,推动全县机井建设顺利开
展,当时水利局钻井公司领导提出要搞一个周刊,名为《钻井简报》。他们在机关内部选人,考虑来考虑去,大概是认为我文笔 尚可,责任心还强,就把这份”差事“撂到了我的肩上。当时政办组赵艾华组长、金彦泽副组长两位领导共同找我谈话,大致提 出了三条要求:一是每周一期,上报县委、县革委会领导、有关部室委办,下发各公社各村和各钻井机台。二是传达上级指示, 反映下情。三是信息报道要注意政治性、导向性,不能出现问题,切实起到上传下达、指导面上工作的作用。而且还明确告诉 我,再也抽不出别的人,就我一个人。听到这个决定之后,我从内心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终于能发挥我的特长了,担心的是里里外外就我一个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时我就表 态欣然接下了这个任务。
一个人办简报真的不容易,实际操作起来碰到的皆是”拦路虎“。一是采访难。既然反映下情,你就必须了解下情。70年代可不像现在,没交通工具、没现代通讯设备、没有电脑,只能 是先打通电话,让人家等着,自己骑着自行车再去采访。如果没有典型性、新闻性就必须立刻”改换门庭“,重新联系另一家单 位。往往一天折腾三四个地方,才能采访到有价值的素材。常常是白天采访,晚上挑灯夜战,连夜搞出初稿,第二天一上班让 领导审定同意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困了,用凉水冰一冰头部;饿了,就吃块凉馒头或玉米饼子喝点水。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使我落下了胃病至今未愈。二是设计版面和刻版。为使简报 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需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刻版我倒还凑合,因为我上中学时曾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但设计图样 却愁煞我也。为了搞成一个像样的样图,我曾折腾两天一夜,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最后,拜北张化村从北京回家的知青李正元为师后,我才”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他既教会了我如何构思,又教会了我如何制样,还教会了我一些技巧。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对李正元同志的感激之情总是油然而生。三是辛辛苦苦 把《钻井简报》搞出来了,但如此大的面发放还是个大问题。小小钻井公司,既不能通知公社来拿,又不能通知县委、县革委会 下属部门来取,因为小小钻井公司和这些部门差着”辈“差着级别呢!只能是自己发愁想办法。各机台的《钻井简报》下通知来 取,县委、县革委会领导的《钻井简报》一般都是我亲自送;十四个公社的《钻井简报》我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打听到公社领导来县里开会,我就拿到会上让管签到的同志代为转 发。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只要你用心,只要你用脑,只要你下足了功夫,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靠着这种执着,靠着这份敬业精神,靠着这股”不 服输、不言败“的韧性作风,我编排的六十多期《钻井简报》中,有不少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基层看了也普遍反映不错。也正 是有了这段办报经历,为我以后从事文字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也为我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回顾一个人办《钻井简报》这段经历,感悟颇多:一是要有 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坐在屋里写材料、挑灯夜战刻文字,都是比较枯燥无趣、沉闷而又琐碎的工作,只有 保持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平静淡定心态,才能做好这一工作。二是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工作性质,终 日伏案而作,而正常的上班时间常有其他工作和客观条件造成环境干扰,无法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因此一些稿子只能带回家或星期天靠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完成。这一点我相信凡是从事机关信息工作的同志都会有切身体会。所以我们必须具备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像蜜蜂那样勤奋工作,像牛那样默默耕耘。三是 选材要注意政策性。要准确体现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为政策的贯彻落实服务。四是选材要有典型性。无论是正面的 典型还是反面的,让人读后都能从中受到启迪,对工作有推动作用,决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只报忧不报喜,要实事求是, 喜忧并报,以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