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鲍·艾亨鲍姆文艺思想研究
李冬梅更新时间:2025-04-29 20:42:5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鲍·艾亨鲍姆是20世纪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既从共时角度横向比较艾亨鲍姆与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形式论学者的共性和差异,探究其对形式论诗学的独特贡献,又从历时角度纵向梳理艾亨鲍姆在不同时期阐发的文艺理论,探寻其晚期实现超越形式论诗学的内在逻辑。本书不仅指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并不标榜所谓的“唯形式论”,而且评析了艾亨鲍姆文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冬梅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美汉学界的宋诗研究
本书以宋诗在北美的跨文化传播为考察对象,以学术史梳理、话语分析为基本视角,以北美汉学界的宋诗研究成果之发展史、研究领域、主要特征、研究方法为论域,通过对大量散见于专著、学位论文、期刊中的英文文献进行搜罗、整理与研究,深入全面呈现北美汉学界宋诗研究的基本概况、传播规律、研究范式、名家名著,并揭示其对当下中国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借鉴意义。北美汉学界主要从宋诗类别、宋诗“自我”、宋诗“因革”、宋诗与政治、文学16.6万字 - 会员
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艺术与批评话语研究
本书通过运用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克服中日学界对日本无赖派作家研究的作家论和作品论的“形而下学的缺陷”,以社会转型的视域作为研究切入点,将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艺术内涵和文学批评建构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系统地对各个作家作品的文本进行解读,分析不同无赖派作家的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策略等叙事艺术内涵,解析其叙事特征和文学思想,进而论述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批评话文学25万字 - 会员
人文(第八卷)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发表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文学32.4万字 - 会员
诗歌结构学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结构主义诗歌的著作。首先阐述了诗歌的内结构和外结构的特征,提出了诗歌是一种能够自我调节、有中心、有层次,而且具有普遍永恒性的文学门类。其次,重点分析了诗歌结构的十四种形态,提出了在结构作用下,每一首诗都成为一个完整自足的艺术整体的观点。本书认为,诗人情感的变化是构成诗歌内结构的主要元素,因为诗人的自我审美情感作为一种“媒介”,将诗歌语言的审美信息传达给读者。此外,该书把诗歌创作的文学15.4万字 - 会员
安吉拉·卡特诗学问题:解码《明智的孩子》
此书在本人的博士论文《〈明智的孩子〉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诗学》的修改基础上产生。此书为国内首次对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进行诗学研究的专著,解释其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内涵,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该著作的创新性还体现在:一、对《明智的孩子》的新文体进行了考察,在参阅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将其认定为古典庄谐体,并进一步揭示了其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精神实质。二、采用文化诗学的方法,在文化史考辨之上,归纳出小说文学18.5万字 - 会员
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禅宗属于宗教,诗歌属于文学,二者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的双重属性,是一种融通宗教(禅)与文学(诗)的特殊创作,是“文学”,也是“禅学”。本书将唐代文人禅诗置于唐代文学和禅宗发展的广阔背景下,以宏观视野,从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典型意象、独特意境、美感特质以及对佛禅经典的接受和吸收等方面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发展全貌及价值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面的研究,文学22.7万字 - 会员
神圣与世俗:唯美主义的价值意向
本书参照贯通西方文化史的基督教线索,考察唯美主义之“美”的神圣与世俗价值意向,以及相应的实践后果和文化史意义。唯美主义内容层面对违禁色情的书写,以对抗资本主义道德的外在样式,揭示出长久被压抑的非理性形态的“神圣”精神内涵;其对纯粹形式的推崇,一方面以“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式主观上将艺术“神圣”化,赋予其神圣的价值意向,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根本上又是西方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其最终被市场文学14.9万字 - 会员
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
本书以“经典重估”的理念,对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及重要文学理论问题作了再阐释,在观点、方法与理念上均有显著创新。全书除绪论和后记之外分上、中、下三编。总体特点是:视野开阔,有理论深度;观念更新,立足前沿;点面结合,方法多样。本书既能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对重大西方文学的理论间题和文学史现象作出宏观的辨析与论述,又能通过具体文学文本作深入细致的剖析与阐释,把重大理论问题文学38.7万字 - 会员
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
清代杭州驻防旗人群体与杭州城人民群体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驻防旗人逐渐被杭州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所吸引,进而揣摩、学习,写作了大量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有与汉族文人表达的相似之处,又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范例。本书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既在历时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的演变过程,又由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寻绎其创作的独特性,力图全面揭示这一群体文学2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今日世界文学(第八辑)
《今日世界文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WorldLiteratureToday期刊合作主办,以当代世界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集刊。中英双语,一年两期出版。《今日世界文学》上的文章与创作强调全球化与世界视野,旨在推动跨区域、跨语言、跨媒介、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兼顾理论批判与案例分析,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反思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中的价值意义。文学理论16.6万字 - 会员
圣杯文学意象的世俗化研究
圣杯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本书以人文主义兴起后西方作家对圣杯意象的重新阐释为起点,厘清其不同时代的象征内涵,力求深入挖掘圣杯意象的文学性以及文化特性;同时,探讨了圣杯意象的传承性及其与西方文学和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探寻促进当今“圣杯热”全球化的精神动力源,分析文学、民族、文化三者一致的整体性内涵,以此把握西方的大众文化以及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并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文学理论19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
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既需要将其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也需要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生产方式去探索。符号学作为一种通约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便于从形式文化的角度追寻其意义机制。网络文学场内的规则是围绕着读者“人气”而来,在剥夺传统“把关人”权利的同时建构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网络小说写作行为、文本叙事随之表现出旨在与读者建立亲密关系的间性特征。而资本对文学网文学理论18.9万字 - 会员
重组的文学场:新媒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
文学创作与接受并非个人心灵独语,总是“制度”中介后的创作与接受。新媒介对传统文学制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建构了网络文学制度。本书对新媒介文学场域的组织机构、行动者及其关系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探讨文学网站对作家制度、读者制度的建构,先锋派对文学制度的重构,以及文学批评制度的裂变、著作权制度的变革与新媒介语境中的经典化制度问题,认为经典总是场域行动者合力的结果。文学理论22.5万字 - 会员
文学地理学(第9辑)
《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七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包括杨义、蒋凡、刘扬忠、朱寿桐、周尚意、王兆鹏、张三夕、邹建军、陶礼天、夏汉宁、高人雄、戴伟华、海村惟一(日)、金贤珠(韩)等知名学者。本辑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文学理论27.5万字 - 会员
在华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研究
本书旨在对在华俄侨作家创作中的“中国韵味”和“中国色彩”做出整体考察,揭示“在华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这一文学现象所展现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认识在华俄侨文学所蕴含的丰富而多彩的时代风貌。全书重点剖析了俄侨作家复杂的文化心态,从中国自然与民俗、中国城市、中国人三个层面分析了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的具体表现,探讨了俄侨作家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最终认识到:在华俄侨作家的中国书写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学理论1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