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汇合与大分流:大变局下的中国现代化
郑永年更新时间:2024-01-24 14:43:03
最新章节:【附录3】 中国传统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当前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大变局给予中国现代化的是另一次历史机遇还是另一次危机?如果是机遇,我们如何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如果是危机,我们是否存在把“危”转化成“机”的可能性?我们如何动创造这样的机遇?我们如何逆转“逆全球化趋势,引领新一波全球化?我们如何促成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再次大汇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回答构成了本书的主题。本书聚焦于厘清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的关系,探究大变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中国的继续现代化构成的重大挑战,尤其回答了“中国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为读者认清世界变局、把握中国未来提供了精深洞见与前瞻思考。
品牌:浙江人民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郑永年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晟府及其乐词通考
本书共分大晟府官制考、大晟乐体制考、大晟府乐章及词曲考、大晟府词人及其他职官考、大晟乐流传考五章,对大晟府沿革、机构职能、职官任免、工作性质、大晟乐制作过程、推广情况、乐书编撰、曲谱流传和词派活动、词人生平、乐词创作、影响及相关史实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证。该书继承了前人通典、通志、通考的形式,体现了很强的开拓意识,有还原历史真实、纠正陈陈相因的成见、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价值,对宋代文学、历史及音乐研政治55.8万字 - 会员
民国政治史研究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民国史学科早已突破自我学科限定,从狭义的民国时期的政治史,发展成为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发展、政党斗争等各方面的“广义民国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海外民国时期珍稀档案史料的出版与开放,民国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本书从政权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国政治史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政治38.8万字 - 会员
简牍与秦汉邮驿制度研究
本书所收24篇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在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论述了秦汉邮驿机构渊源流变及其职能和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秦汉公文的收发、传递与管理;第三部分为邮驿吏员杂考,涉及郡督邮、边塞部候史和各邮驿机构服役的刑徒及汉化的羌人;第四部分考证汉代武威郡治移徙和居延郡县建置,其内容与邮驿管理密切相关,故作为“附录”置于文末。政治26.5万字 - 会员
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
多都并存制度是一个政权或王朝在国都之外另设辅助性都城以加强中央控制力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是多都并存制度起源并定型的时期。研究先秦时期的多都并存制度对认识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并进而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对夏商周王朝的多都并存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秦晋齐楚燕赵等诸侯国的多都并存现象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对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产生原因及其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堪称古都学的一部力作。政治24.9万字 - 会员
清代民国江西地区田宅契约研究
本书对3600件(套)未曾刊布的契约文书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将区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通过田宅交易相关数据和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初步揭示了江西地区地权结构的特点,透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丰富对江西地区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交易习惯、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目前所见唯一以江西地区田宅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性系统研究成果。政治20.4万字 - 会员
求仕·游幕·佐治:绍兴师爷手稿整理研究
本书梳理绍兴师爷手稿中保存的县级政治和财经等方面原始档案资料,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晚清县级政府财政运作、经费来源、百姓税负和收支项目等,绍兴师爷手稿中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把绍兴师爷手稿置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和特殊规律中,考察绍兴师爷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首次用原稿整理和扫描的方法对绍兴师爷现象开展研究,突破囿于传统观念的理论束缚,揭示社会剧变对政治40.8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交通现代化研究
本书聚焦交通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世界交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从交通体系、交通服务、交通效率、交通治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历史演进、现实水平和前景预测,构建了世界交通现代化记分牌。二是概述世界交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验。三是完成中国交通现代化的实证和前景分析,提出中国交通现代化路线图。四是完成世界现代化和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描绘2018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图等,提出和构建了交政治0字 - 会员
中国的价值观(英文)
本书是系统、深入总结中国社会价值观及其经验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介绍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体系结构、历史地位与影响的同时,揭示其现代转化的理论创新点与发展新趋势;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价值观建构的意义,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价值观可以分成“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进步的价值理念”“公民素养的价值规范”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政治13.4万字 - 会员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功用;政治1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