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阎步克更新时间:2023-03-24 15:59:34
最新章节:四、必然性与合理性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北大中国古代史教授阎步克力作!本书以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阎步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典藏版)
本书是一本谈历史学治学方法的著作。作者在总结前贤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治学所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运用材料、研究问题的基本门径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有关近代中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具体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与取法的探讨。可为初入史学之门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历史28.6万字 - 会员
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
近年来,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如果说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中国历史社会学的探索则是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之根基与魂魄。中国历史社会学贯通古今、熔铸社会现实与历史深层意识及结构的方法论和个案研究,将深化和拓展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度,从而建构植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解释框架和理论体系。基于此,本书力图整体性地呈现费孝通在中国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开拓之功,并全面介绍费孝通在历史社历史19.9万字 - 会员
王锺翰史学研究
王锺翰先生(1913—200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该书对王锺翰学术道路、史学成就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其治史风格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受到近现代史学思想与方法的熏陶;既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人特色。该书不仅是对王锺翰个体的研究,更可以通过个案进一步探视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历史24.4万字 - 会员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本书论题涉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域下的“历史中国”、宋朝的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官治与民治视域下宋朝村民的日常生活、男性书写取向的宋朝女性对儒家纲常理念的墨守与突破、区域史取径下的宋朝东南“地方社会”、乡胥在赋役征派过程中的表现等,所收书评类文字,是作者近年“精读一部书”计划下教导模式的一项探索。本书在整体史观下思考“历史中国”视域下的“区域”与“中国”,瞩目问题意识、视野、文献、架构历史55.9万字 - 会员
中国史诗研究
本成果通过作者近二十年来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古文明探源工程”等活动所获得的系统认识,在深入总结中华文明起源路径、发展道路与西方文明有鲜明不同的规律基础之上,断定中国汉语史诗系统与西方史诗系统产生的背景不同,因而突破了西方史诗理论、概念和术语的束缚,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汉语史诗概念、术语等,并总结中国汉语史诗理论体系。其中对中国汉语“颂诗”与“史诗”的对应关系还做了专题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认历史28.6万字 - 会员
1936—1941年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研究
本书研究利用了大量的日文原始档案资料,探讨1936年日德缔结防共协定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历史时期,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轨迹,揭示了在对华侵略战争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战略中,日本谋求对德结盟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力求还原日德同盟内部存在的利益算计、戏中有戏的事实,从而揭露了日德军事同盟关系的实态。历史25.1万字 - 会员
望东方:从古希腊到1800年的西方中国报告(中卷)
本书叙述了17-18世纪大批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深入到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与中国士大夫阶层密切接触,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书信、报告和著作,翻译中国文化典籍,向西方广泛地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他们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介绍,给欧洲思想界很大的启发,成为正在发生的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历史24.3万字 - 会员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2020年第1辑/总第1辑)
《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集刊,主要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本辑为创刊号,共收录7篇文章。历史27万字 - 会员
笨学小识:田旭东自选论文集
本论文集由四个方面的研究论文组成:历史文献学术史研究、简牍帛书研究、考古研究、先秦秦汉兵学文化研究。共选论文39篇。具体研究多偏重于早期中国的先秦秦汉时期。依照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的学术方法,利用近年来出土文献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做研究是这本论文集的特点和努力方向。历史2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