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一药一食小妙招
更新时间:2021-05-28 16:59:41
最新章节:99 解酒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以及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诸如疲劳工作,饮食不节,生活压力,情绪压抑等危险因素无时不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能够正确的认识很多生活常见疾病。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选用单味中药巧治疾病,轻松解决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同时,本书受众面广,不仅可以作为中医爱好者、中老年健康保健者的业余生活读物,也可以作为青年医师、医学生的课外拓展读物。
上架时间:2016-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骨伤名家谈骨质疏松症
本书是姚新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就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治的经验总结,分概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医案医话等5章;系统阐述了骨的形态与功能,骨的发生、生长与重建,骨的代谢及调控机制,以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了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详细介绍了姚新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筋为先”“从瘀论治”“补肾健医学14.4万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外科正宗
本书由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撰,4卷,是中医外科三大学派之一——正宗派的代表。全书系统总结明以前外科学术成就,阐述120多种外科病症的证治,理法方药齐备。临证以脏腑、经络、气血为辨证纲领,内治以消、托、补为主,外治重视刀针、药蚀等法。尤其是正确处理内治法与外治法的关系,内外治并重,论病详尽,治法精当,论述结合作者多年的临证心得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价值大,对外科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四医学16.2万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高氏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通内外科,尤以外科驰名于江浙间。本书共3卷,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黄帝内经》,博综经典,主张治外必本于内,治疮疡须分阴阳虚实,提出“毒攻五脏”的主要证候,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创立了“两证互相发明”的外科编写体例,并于书后汇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剂。该书对当今中医外科临证具有重要的参考医学8.5万字- 会员
辨证录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医学36.7万字 孙光荣医案解读:中医辨治六步程式
本书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之一,源于笔者跟师孙光荣教授临证验案笔记。孙光荣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文献学家和教育学家。其倡“中和”学术思想,融合丹溪、东垣两家之长,形成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诊疗思想,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受到广大患者的尊敬和欢迎。书中所选病案,以跟师期间所录病案为主,另选孙光荣教授既往发表的病例,期望通过病案解读,使其对某一医学12.4万字望诊心悟
《黄帝内经》认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的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人体的面部、手部、皮肤等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部位,其色泽、形态变化最易于通过望诊进行识别。本书结合病案,详细地阐述了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体包括望诊的部位、病变表象、其所对应的体内病灶等,揭示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重点介绍面诊、眼诊、鼻诊、唇诊、耳诊、手诊、舌诊、皮肤诊以及神态等,通过“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测医学16.4万字国医大师段亚亭临证精粹
本书为国医大师传薪丛书之一,是国医大师段亚亭教授近七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从学术思想、验方精析、经验用药、临证实录等方面向读者介绍段老临证施治遣方用药思路,其中验方精析是对男科、女科及内科常见病确有疗效经验方的详细介绍,经验用药则是对段老单药、对药、角药临证使用体会的梳理总结,临证实录则选取段老擅治病种,配合临床验案阐释其理法方药思路。其语言精练,结构清晰,内容全面本书临床实用性强,适合广大临床医学12.7万字经方治痹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言方,下篇论药,以治疗风湿病常用的40余首经方和近20味《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俱见药为研究对象,收集现代著名医家典型医案及重要论述,总结方证辨识指征、临床使用要点及个人遣药经验,重点总结展示了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荒生教授临证四十余年的用方思路和配伍特色。本书所论扎实具体,切合实用,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医学23.4万字孙凤霞临床经验选
孙凤霞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徐州市首批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第五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深得真传。临床善于诊治疑难杂症,用药特色鲜明,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受患者好评。本书系统整理了孙凤霞教授行医50余年的宝贵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孙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验案,力求更全面地展示孙老诊疗的全过医学1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