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话说中国大历史5:辽金-元明
更新时间:2020-07-08 14:23:08
最新章节:33 经世致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话说中国大历史》,六卷本图文对照,全景展示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中国各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将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亡的历史进程立体凸现,内容涵盖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轨迹。专题、补充阅读,吸收大量国内史学最新研究成果,使读者既欣赏到精彩的历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进步与更替。版面设计更加体现可读性强,图文并重,检索便捷之特点;三千余幅精美图片,全彩印刷,呈现历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09-01-01 00:00:00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1937年)
上海法租界警察是法国驻沪领事直接领导下的警察机构,是维持法国在沪乃至在华利益的重要力量。它兼具政治镇压和社会管理的双重功能,不仅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塑造上海城市空间和都市文化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书主要利用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法国海外殖民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并结合法语、英语和中文的相关研究,对上海法租界警察的源起、组织机构、人事构成、社会管理和政治镇压的职能进历史9.3万字 - 会员
“白银时代”的落地: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格局的形成
中国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发展绵延八个多世纪,每个阶段皆引起诸多探讨,尤以明清为最。明代货币白银化,引发了货币制度、形态、体系的转型,不仅撼动并终结了国家铸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其后五个世纪的流通基础,同时也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另类的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形成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奠定等问题,力图从长时段角度揭示钞、钱、银的变位与“历史27.6万字 - 会员
柳原前光《使清日记》研究与校注
本书“研究篇”从赋予言说以意义的文学性阅读出发,梳理《使清日记》所载内容,研讨柳原前光的中国观察和中国认识,从文学发生学角度分析日记的文本生成,并从一个侧面呈现晚清社会、近代中日关系以及两国殊途分野的近代化进程。“校注篇”对《使清日记》写本录文并断句标点,校记其中的衍字、脱字、误字、旁注、誊录空白等,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改正书页混乱情况,对中日重要人物、节点事件以及难解字词的含义、诗文的用典出处等予历史23.2万字 - 会员
清史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8辑)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历史23.5万字 - 会员
辛勤格物知是非:清史探微集
本书是清史学者辛格非关于清史、边疆史地、满学等9篇论文的结集。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硕士论文《清代蒙古旗人史地学探究》,文章对蒙古旗人如博明、法式善、和瑛、松筠、崇彝、延清等史地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学术背景、阶段性发展及特点作了系统考察。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清史研究的7篇文章,包括《调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尝试》《没写入书中的历史——毓旗口述》《清朝皇帝大婚与文化交流融合》《清代帝后谥号与历史21.3万字 - 会员
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研究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清末民初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并影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非常值得学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目前学界对袁世凯的研究仍不充分,局限于政治史、革命史观的研究视角,忽略了袁世凯对经济世情的掌控与把握。该著撷集了作者20余年在袁世凯、北洋史方面研究的论作,可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多维的视角观察袁世凯。该著分七个部分,分别探讨了袁世凯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研究现状,袁世凯与清末历史42.2万字 - 会员
明史研究论丛(2023年秋季号/总第二十三辑)
《明史研究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本辑为2023年秋季号,设有专论、研究生习作、书评三个专栏,包含明代京营基层武官选任制度的演变、明代旗役并枪制度考、明代生活水平分层及其衡量标准、明代地方的诬告之风及其司法实践、明嘉靖时期营建经费筹措与工部财政运作、明代应天乡试主考官群体的构成及影响、明代贡院记的史料价值探析等十七篇文章。历史25.3万字 - 会员
清末宣讲与演说研究
言语传播在清末的勃兴究竟具有怎样的媒介文化意义?透露了什么社会讯息?这些一直是传播史学界极少触碰的领域。本书聚焦清末的宣讲与演说活动,以清末社会变局为背景,探究言语传播兴盛之原因和这种媒介现象本身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在系统梳理清代宣讲与演说传播的内容、面貌、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透过这两种言语传播形式在清末剧烈变革的表象,揭示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及人际交往关系之变,进而探索传播媒介进化与社会结构、社会历史17.7万字 - 会员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历史70.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通史选读(上册)
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更新至:第26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 会员
中国通史选读(下册)
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更新至:第18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公元1839-1912年) - 会员
华夷·海洋·财政:宋代中国的内与外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四年来发表论文及公开讲座三十余篇,分为“华夷内外”、“海洋文明”、“财政治理”、“动态综述”及“札记随笔”等五部分。“华夷内外”涉及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宋代的华夷观念、从宋代多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的统一性、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等;“海洋文明”包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政策取向、宋代对海陆关系的认知及其新变、宋代海洋政策的国内效应、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海洋文明等;“财政治理”涉及宋代赋中国史34.5万字 - 会员
拉铁摩尔中国史(拉铁摩尔著作集)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夫妇基于多年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学术研究经历写出的作品,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简明中国历史著作。本书通过“国土与人民”、“现存最古老的文明”、“近代中国”、“近代世界中的中国”四编十二章,详今略古地叙述了自夏商周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历史,尤其破除古代史学中“华夷”之分的陈见,站在“长城内外皆故乡”的角度,重新诠释中国历朝兴衰的规律,并且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新变化、新气象,揭露了日更新至:第18章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