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读书与书籍
“想一个自己从未深思考的问题是危险的,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本书选取叔本华讨论思考、读书、两性、宗教等问题的经典文章,通过详细的论述启示读者,让读者能站在叔本华这位伟人的肩膀上,去行自己的思考,发展自己的独立思想。东方哲学7.8万字5.5万人气 - 会员
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自古以来,对《道德经》的解读著作有上千种之多。然而,由于《道德经》的版本差异问题,使得如此重要的一部经典,始终没有得到相对准确的解读。从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道德经》有三个最主要的版本,即通行本、帛书本、楚简本。楚简本是目前最接近老子原作的版本,但由于楚简文字难以辨认,且多有失传,因此对楚简本的解读更是难上加难。本人在对楚简本《道德经》及其它古本进行严密校订和全面破解的基础上,对经文做了重新排序,东方哲学25.1万字5.4万人气 - 会员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东方哲学20.5万字5.3万人气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东方哲学13.5万字5.3万人气- 会员
中国哲学简史(国民阅读经典)
《中国哲学简史》原名AShort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英文讲稿。该书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巨大,是迄今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本次收入”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简史》,采用赵复三先生的中文译本。东方哲学20.3万字5万人气 - 会员
中论讲记
《中论》,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撰成时间约相当于三国魏明帝时,题为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本书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本书据《大正藏》所收鸠摩罗什译本,逐偈讲解,疏通文意,阐明义理,并对一些关键性的佛教术语做了重点阐释东方哲学18.5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庄子浅说
本书由《庄子浅说》、《庄子思想散步》和附录《老庄思想要旨》三部分构成。《庄子浅说》包括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终结篇几部分,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刻划;《庄子思想散步》则由四篇关于庄子思想的演讲稿组成;《老庄思想要旨》则精要地介绍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的基本内容。本书对迅速、全面了解庄子其人其书具有高屋建瓴的引导作用。东方哲学7.5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知行合一:费勇讲王阳明心学
全网超5000万收听量的修心课主讲人费勇教授心学入门力作,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解读为五个生活法则:种子法则、心灵法则、纯粹法则、担当法则、行动法则,通过这五项生活法则,将王阳明的理论实践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指导读者从内心根源出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从而拥有根脉清晰、枝繁叶茂的一生。东方哲学11.5万字4.7万人气 - 会员
为什么长大
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因为这时你自己的选择第一次处在最突出的位置。你顶着巨大压力去做正确的选择:这个专业、这份工作、这段感情,都会影响你今后的命运。要再过十年才会明白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以补救的。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对成长与责任、从众随俗与个人自由展开思考,问“哲学能否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屈从妥协无关的成熟状态”,讨论我们对世界本来是怎样与世界应该是怎样这两者的理解,是如何东方哲学9.8万字4.7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东方哲学11.4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
乾坤衍
熊十力哲学三部曲:《新唯识论》《体用论》《乾坤衍》。从中可以清晰看到熊十力思想的出发点和演变轨迹。熊十力先生对于传统各家各派的评判属其一家之言,其得失自可讨论,但其对于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对于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深入体会,以及其“舍我其谁”和着眼于全人类的时代责任的担当,来自于儒家和佛教大乘为主的深厚精神资源。因此,对于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读者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和阶梯。东方哲学22.6万字4.5万人气 - 会员
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全四册)
李镜池先生(1902-1975)是现代著名易学专家,其一生著述,主要围绕《周易》展开,内容涉及到易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其中既有对文献的注释校勘,又有对义理的阐述抉发,对当代易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此次推出的《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由李镜池的孙子李铭建先生加以整理,涵纳了李先生易学研究的相关论著,包括《周易探源》、《周易通义(1970》、《周易校释(1949)》、《周易校释(1965)》、《周易校释(东方哲学92.6万字4.5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东方哲学11.1万字4.4万人气 - 会员
十力丛书(全14册)
本书作者熊十力,原名熊继智,其融贯儒释道,博通经史,并充分吸收西方学术资源,终成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其学说影响深远,后来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高足。《十力丛书》共14册,除少量与学问无关的零散文字未收以外,实为熊十力作品全集。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新唯识论》《体用论》为代表的,系统地表达熊十力哲学思想的著作,此外还包括《新唯识论》出版之后,熊十力跟学界教界的东方哲学292万字4.4万人气 - 会员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东方哲学15.5万字4.3万人气 - 会员
佛家名相通释(外一种)
《佛家名相通释》作于1936年夏秋间,次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本书即据该版本点校。《佛家名相通释》以佛教的名相为条目,以佛学的整体次第为纲领,从唯识学的角度阐发大乘佛学的体系;按照佛学传统疏释名词概念,探究其间的有机关联,又时加按语,用自己的哲学观点阐明佛学的玄奥,使之明白易晓。这是一本学习佛学的极好入门书,也是一部系统的简明佛学词典,亦为了解熊十力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东方哲学17.6万字4.3万人气 - 会员
瑜伽心理学: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
《瑜伽心理学:荣格1932年的讲座记录》中,荣格以对答的形式,用精神分析和人格发展理论中的许多概念来阐述印度的瑜伽哲学。不但论及瑜伽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启示,还有效解释与促进了人格发展的理论深度。荣格警觉地指出,东方智慧虽然迷人,但是许多西方人却因此变成精神分裂。人们应该认识到个体精神发展在不同文化滋养下的路径差异,积极寻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契合之处,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因此,本书可以被视为荣格东方哲学13.2万字4.2万人气 - 会员
近思录
《近思录》自朱熹、吕祖谦辑就之后,七八百年来流布极广,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学者入道之阶梯”。本次整理本的原文,是现存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吴邦模刻本《近思录》十四卷,个别文字有误者依据其他版本校正。注释主要采用南宋叶采的集解,间或取张习孔传、茅星来集注、江永集注、张绍价解义等作补充,对个别字句难理解处,则加按语以助理解。集评筛选南宋至今《近思录》注家、评述者、研究者对其词、东方哲学24.1万字4.2万人气 日本近代思想史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日本经历剧烈动荡的时期。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亚洲一隅的日本被卷入世界市场,从建设近代国家到追求成为“世界的日本”,再到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不同思想激烈交锋的过程。面对国家建设,日本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国家构想,包括日本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翻译出“哲学”一词而名闻天下的西周、被称为“东洋卢梭”的中江兆民、创办民友社的德东方哲学15.4万字4.2万人气- 会员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东方哲学19.3万字4.2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