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第三版)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第三版)》是中小学教育经典,荣获《中国教育报》“最佳图书奖”。《给教师的101条建议(第三版)》让教师受益终生的成功路线图。每一位新教师阅读此书,等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职业培训;每一位老教师每隔2年都愿意再读此书,让自己获得新能量,提升前行;每一个校长都期待本校老师都成为书中描述的优秀教师;每一个家长和学生都希望每天面对的是这样充满爱心与能力的卓越老师。《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教育8.3万字6.2万人气- 会员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的特色从教育角度立论研究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不但关注他是怎么做的,还要探究他为什么这样做。用传统文化的观念讲,就是既要从“术”的层面研究,还要探究其教书育人之“道”是什么。魏书生教书育人和管理之“术”新奇新颖巧妙有效,吸引着编写者对支撑“术”的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进行深入探究。特别是魏书生执著的事业心,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博爱真诚、感恩包容的慈善心灵,快乐知足、健康向上的喜乐心态,平和安教育21.1万字6.1万人气 - 会员
融合幼儿园中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EducationalPlan,简称IEP)是为了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学校期间获得适宜的教育与支持,多方人员共同为其制定一份包含评估、长短期目标、特殊支持服务、转衔等内容的书面教育计划。在融合教育实践和研究中,个别化教育计划作为一份指导性文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IEP理论探析,主要探讨融合教育理念下IEP的发展及基本制定原则;第二教育4.3万字6.1万人气 - 会员
教育学基础(中学)
本书为教师教育“课证融合”教材丛书之一。本系列丛书在现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全面、有机地融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并辅助以互联网+技术。本书将传统的“教育基础”课程固有的知识框架结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教师”“班级管理”10个方面进行知识介绍。每教育28.4万字6.1万人气 - 会员
成为学习高手:清华博士的高效学习秘籍
本书是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指南,旨在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也让家长明白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本书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说教,而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建议和行动指令。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学了就忘,忘了又学”的境况。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呢?学习其实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如何学习”这件事,现代认知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很多成熟的科学研究,但很教育7.8万字6万人气 - 会员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是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终其一生的心血之作,是公认洞悉教育本源和教师自我完善的教育必读经典。全书100条教育箴言,饱含对教育、教学的深度洞察,为教师理解学生、大众理解教育传承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点,勾勒了教师在教育旅途中获得长久幸福的路线图。全书将理论熔铸于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中,助力一线教师和教育专业学生理解教育,让复杂的教育问题变得简单。教育16.4万字5.8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教育病了吗?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张鸣对中国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问题进行评论和批判的杂文选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指出了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弊端和缺陷,并试图为国人指明一条走出教育迷津的大道。教育15.9万字5.8万人气 - 会员
一课千经:基于萃取技术的课程开发
一刻千金萃经验,一课千经传经验。课程是载体,经验是内容,每一次萃取都是在为传承做准备,但只有好“课”才能让学员学完全“程”,只有好“课”才能让组织愿意持续进行内部传“承”。一课千经,好课都要承载各种好经验;一经千萃,每个内容都要历经多次迭代,这样才能开发出“课上人人爱”“课后人人用”的好课。期望每个读者通过本书都能学会如何做到“一课千经”,都可以开发代表自己才华的好课。教育10.2万字5.7万人气 - 会员
教育观:以科学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育观》是一本深刻洞察教育本质与孩子学习特点的经典著作,帮助家长和老师培养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方式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作者萨尔曼·可汗结合其创办的覆盖全球1.5亿学员的可汗学院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提出了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解学生的天性和学习方式,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打造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好学的天性,增强主动性,提高理解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大量教育10.9万字5.7万人气 - 会员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作为孩子启蒙教师兼终身教师的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将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行到底呢?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门针对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编写的。作者以谈心的方式,分享自己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融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原理,深浅出地分析孩子教育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及解决方法。100条,随查随记,随问随答!权威经典,相信对教师和家长都会有所启发!教育15.2万字5.7万人气 - 会员
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与美好生活》这部教育名著篇幅不长,除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外,总共十九章,分三篇。该书的前两章构成了第一篇,综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民主可以说是罗素教育思想的一条门槛式原则,他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所追求的未来的教育体制必须给每个孩子提供现有的最佳机会”,“如果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普及,我们就无法将其视为令人满意的”。正是基于这种精神,他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英国贵族式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公学制度多有反教育12.5万字5.6万人气 - 会员
幼儿教师的沟通与表达(幼儿教师必备基本功丛书)
本书系幼儿教师必备基本功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幼儿教师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要求、策略等内容。全书共四章,分别从沟通与表达的概述、常规活动中的沟通与表达、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表达、工作交际中的沟通与表达展开论述,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大量具有实操性和借鉴意义的案例,可以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及幼儿教师以启发。教育20.9万字5.5万人气 - 会员
教育学
《教育学》依托《教育学考试大纲》而形成,沿用了《教育学考试大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我们根据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者的实际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进展以及教育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教育学考试大纲》中有关内容进行了删减、充实、更新,从而使《教育学》在系统阐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反映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提供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育学内容和观点,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发展要求,使其富有时教育20.1万字5.4万人气 课堂上的提问逻辑:更深度、更系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
本书介绍了教师如何使用提问逻辑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成绩。在本书中,教师可以了解到使用提问序列来支持学生学习的好处,以及发现创建这些序列的方法,以有效地在课堂上实施它们。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一种新的提问逻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提问序列的四个阶段,并了解它们对学生成功的有效性。了解在单节课和多个课时中教育8.2万字5.4万人气学习的科学:每位教师都应知道的99项教育研究成果(升级版)
《学习的科学(升级版)》将99项关于学习的重要且具影响力的研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便览。教师从本书中学习并理解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从而帮助学生促进其在学校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本书从以下7个方面介绍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的经典研究及课堂建议:记忆:提高学生记忆力的策略动机和心理弹性:提高毅力、努力和态度自我调节和元认知:帮助学生清晰、坚实地思考学生行为:鼓励积极的学习习惯和过程教师态度、期望和行为:教育11.9万字5.4万人气- 会员
思维导图笔记整理术
不清晰的头脑,就像大扫除之前的杂物箱。清晰的头脑,就像个分类清楚的储物柜。只要借由MindMap思维导图化繁为简,找出重点后,将笔记本全面“图解化”,不管多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本书章节的安排十分完整且严谨,深入浅出,教你如何用手绘思维导图,并告诉你绘制思维的13个规则,同时,通过实例解析让读者充分理解书中的观念和具体可行的方法,是一本具有相当广度与深度的好书。能够帮学生做好读书计划,全心准备考教育9.3万字5.3万人气 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未来多元课堂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
本书作为教师的实用指南,涵盖了差异化的基本原理,并为如何实现差异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原则和策略。在书中,您将学习:什么是差异化,为什么它是必要的?如何建立一个灵活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成功?如何管理一个差异化的课堂?如何根据学生的准备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情况来安排不同的课程?如何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差异化?如何让学生、家长和你自己准备好应对差异化教学的挑战?教师进行差异化教育10.1万字5.2万人气- 会员
给教师的建议
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教师们提出的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覆盖了具体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和如何处理作业这一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如何与家长进行协同教育等问题,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和家长们的案头工具书。教育16.9万字5.2万人气 精通式学习法:基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学习方法
精通式学习是什么?将学生从同样的学习时间轴中解放出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学生在学习进阶知识之前,需要对当前所学知识达到一定的掌握水平。避免学的知识越多,学习差距越大。如何实现精通式学习?设定具体、明确、可论证的学习目标:明确我们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什么?确定每个学习目标的精通程度:确切地知道“精通”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知道学生什么时候准备好进入下一个学习目标。掌握教师评教育6.9万字5.1万人气